朱国治大家可能并不是特别熟悉,但是如果看过《康熙大帝》这部剧的话,应该还是对他比较有印象的。而在剧中,朱国治有一个举动非常的让人不解,那就是他为什么要杀掉自己的孩子?尽管人们一直都说,虎毒不食子,但其实在历史上,杀掉自己孩子的人真的不在少数,连女皇武则天也做过这样的事情。那朱国治又是为何这样做呢?
在《康熙王朝》里,朱国治被康熙任命为云南巡抚,再次送回云南的时候,其实朱国治就已经知道自己的结局了。朱国治是第一个撕开三藩和朝廷貌合神离的面纱的人。
在《康熙王朝》里,朱国治的表现,其实特别符合一个不懂权谋术数的书生的形象。
朝廷在云南的官员那么多,包括朝廷内一年拿吴三桂几十万两银子的高官勋贵大有人在。为什么别人不挑明这个事情,甚至还主动和稀泥,帮着双方稳定关系。主要的是三藩树大根深,实际上掌握着东南半壁江山,朝廷实际上对他束手无策的,整个多尔衮和顺治时期,都是靠着“笼络”三藩,才取得所谓清初稳定局面的。
关于这点,即便是孝庄也不敢直接提出“撤藩”。孝庄的策略是,三藩的第一代都是从刀尖舔血过来的,跟他们对着干,基本上凭着自己孤儿寡母,胜算不大。所以要熬死他们,等第一代人熬死了,第二代三代早就丧失了斗志,那个时候康熙也成熟了,再来收拾他们,几乎就可以不动刀兵了。
所以朱国治不合时宜地捅破了这层窗户纸,就把难题交给了吴三桂,但是吴三桂毕竟是个老狐狸,他还没有准备好和康熙撕破脸,所以把朱国治押送到京城,由康熙来处置。这实际上就是把这个难题交给康熙,试探康熙的态度。
而此刻的康熙,小聪明是有的,但是政治上仍然不够成熟。
而当朱国治被押到京城之后,康熙表面也要杀他,实际是测试他的忠诚度。这就是康熙的小聪明。但是他把朱国治送回去,实际上就是告诉吴三桂自己的态度,康熙是真的铁了心要撤藩的。事实上,康熙的态度是有的,但是他根本没有做好撤藩不利的善后准备,甚至都没能够让朝廷达成共识。所以这就是康熙政治上不成熟的表现。所以他注定要为这个不成熟买单。
电视里几节就结束的“平三藩”,在历史上整整打了8年多,此间吴三桂势力一直打到长江,与清廷隔江对峙,此间吴三桂甚至自立为帝,国号大周。而巨大的破国压力之下,康熙一度崩溃,甚至下罪己诏,打算退位。
朱国治此刻以云南巡抚的身份再次进入云南,他实际上已经知道自己的结局了,但是他还是有一份侥幸心理。
以身殉国是朱国治二次进入云南时,就做好的准备,但是他还侥幸希望吴三桂真的能够撤藩,这种希望显得多么地不真实。所以当康熙还蒙在鼓里的时候,吴三桂正在积极做着战争准备,还一面“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向康熙不停地要钱,要土地、农具和种子。但是实际上云南早就铁桶一个,许进不许出了。而朱国治直到隔了好多天没有收到朝廷的廷寄,才发现自己也上当了。朱国治知道这天迟早会来,但是凭他一己之力,他实际上是无法解决这个问题的,这个问题必须要用无数人头和鲜血去解决的。
《康熙王朝》里的朱国治有着和传统文人一样的通病,那就是面对问题无解的时候,考虑问题会非常极端,动不动就“死节”。
朱国治派人偷偷让莫洛开溜,自己就做好“死节”的准备了。他杀了自己的儿女,逼着老婆上吊,自己孤身一人去质问吴三桂,以激怒吴三桂,让吴三桂杀了自己。这样他就可以对大清朝,对康熙“以全其节”了。杀妻儿,是因为老弱妇孺,没有坚强的意志,如果落到吴三桂手中,吴三桂如果利用孩子宣布脱离与大清的关系,投降吴三桂,那样的即便自己死了,这个“名节”就不全了,自己死了也白死。
实际上就在朱国治之死的29年前,明朝的崇祯皇帝,就给大家倾情表演了“君主死社稷”的桥段。崇祯逼着后宫的女人上吊的上吊,不愿死的,自己动手砍。因为他有个逻辑,那就是这些女人一旦被李自成抓住,那就会被糟蹋,这样是侮辱自己名节的。崇祯的遗言,“任贼分我尸,勿伤我百姓一人。”这很明显,崇祯内心的想法与外界实际情况已经完全不对称了,来逼你死的就是你的百姓啊,思维已经进入了一个特别极端的窠臼里了。但是支撑他思维进入窠臼的,便是那句“君主死社稷”。
其实朱国治也一样,支撑他自己进入死局的,对大清朝,对康熙“以全其节”。但是他从来没考虑过,自己是“死节”了,身后留名了,然而对问题的解决没有任何帮助。
实际上正史中的朱国治并没有杀妻灭子,“以全其节”。他就是忠于职守,被吴三桂杀害的。把朱国治描写成一个“书生求节”的形象,简直就是一个讽刺。
正史上的朱国治实际上是个田文镜式“酷吏”。顺治16年(1659年),朱国治在江南大力推行“催科”,裁抑缙绅特权和压服江南地主,制造了著名的“奏销案”,导致顺治18年(1661年)江南苏州 、松江、常州、镇江四府并溧阳一县的官绅士子全部因“未完钱粮”被黜革。朱国治此举深得顺治的赏识并重用。但是他的名声比田文镜臭得多,随即引发了著名的“哭庙”案,朱国治将哭庙文的起草人金圣叹作为首犯拘捕,冠以"摇动人心倡乱,殊于国法"之罪,被判死罪,在南京三山街执刑。
所以朱国治在书生的眼里,那简直就是臭大街的人物,根本不配谈“名节”。但是因为吴三桂杀了他,他最终在《清史稿》中被列入“忠义传”。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吴三桂赢了呢?
八子为秦、汉皇帝侍妾称号。秦汉时期承袭了前朝的后宫体制,妃嫔的级别获得进一步细化。秦把后宫妻妾分为皇后、夫人、美人、良人、
清朝乾隆之前的统治者,收藏了众多玉玺,其中据说是有传国玉玺。这个所谓的传国玉玺,是秦朝秦始皇命令李斯将和氏璧雕刻成的。后来被子
清代的官吏等级制度沿用了自汉魏六朝至今的九品十八级基本制度,每一品有正、从之别,如正一品、从一品。除此之外也有超品高官,官吏不
光绪帝不除掉慈禧的第一个原因就是慈禧不是那么容易杀的。皇宫里面戒备森严,而且她们吃的东西都是经过严格检查的,根本下不了毒。如
最先在努尔哈赤未创建大金的那时候,女真人称谓自家的女儿都能够格格相称。可是在努尔哈赤创建大金后,格格一称逐渐慢慢变的仅限贵族
1、黄岐山简历:清朝官员于小霞的简历?清朝时,于小霞为人正直,深受百姓敬仰。他的诗写得很好,他的对联也写得很好。他在担任三防总书记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清朝的太监,他们的这个职位可以说是清朝时期最底层。要么是伺候人的,要么就是干苦力的。所以这个太监也是分
说到这个古代侍卫的佩刀,大家应该都又见过吧?不管是哪个朝代,侍卫身上都会随身携带一把刀。然而这个刀基本上都是正着带的,这样方便拔
最近不少的人对清朝的水师很感兴趣,很多人也都问了,这个清朝的水师提督是几品官员呢?假如拿今天的官职来换算的话,这个清朝的水师提督
说到和亲这个事情,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在古代是非常正常而且盛行的一件事情。毕竟在古代,皇帝为了能够和邻国达成很好的协议或者是发
关于清朝最后三代皇帝,分别是同治帝、光绪帝和宣统帝。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历史上,皇帝的子嗣一般都是有很多,毕竟一个皇帝的后宫佳丽可
鸦片战争的失败,使得清朝逐渐成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此后清廷并没有因此推行改革,反而继续延续闭关的保守策略,直到第二次鸦片
反应清朝时期的清宫剧相信大家也看了不少了。在剧情中,我们经常能听到将军、都统、提督和总兵这样与军队方面相关的职位。大家有没
满清入关后,为了防止自身汉化,一次又一次总结蒙元失败的教训,别落得跟元朝不到100年的下场。因此入关后,要求汉人剃发易服的野蛮政策,
说到清朝的灭亡,大家应该都知道,这个只是一个过程,但是这个过程的开始是从什么时候呢?很多人认为是乾隆时期过后导致了清朝慢慢走向衰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一件事情,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那就是很多人都在说这个清朝的人到现在还有没有活着在的,这个问题其实问得还是比较有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历史上的一些朝代,多多少少都会出现一些贪污腐败的现象,甚至是因为腐败导致一个王朝的灭亡。可想而知腐败不
说到清朝的乾隆皇帝,大家应该都知道,这位皇帝可以说是让清朝很好,又让清朝很不好。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是因为乾隆皇帝在一开始的时候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明朝的历史其实是清朝给篡改了的,那么很多人要问了,这个说法对不对,是不是真的,有没有证据表明这个明史是被清
说到清太祖努尔哈赤,大家肯定都知道,是他奠定了清朝的建立。不过很多人,在对于清朝的第一任皇帝,有很大的争论。有的人认为是努尔哈赤
说到一些古代皇帝的帽子,都是有个字的特点的。在一些清朝电视剧中,大家就可以看到一些皇帝的帽子上面有一个牌子,这个牌子就在帽子的
说到这个试婚格格,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这个试婚格格的制度,在清朝可是非常盛行的,对于这个制度真的是有点不忍直视。那么关于这个
最近有看到一则非常有意思的问题,那就是这个清朝时期话说要把这个徐州提议建省了,但是现在大家也都看到了,并没有成功了,那么当时为什
最近很多人在问一些关于这个准噶尔汗国的事情,话说他们人口不到60万人,但是当时和清朝是对抗了接近70年的,那么很多人要问了,这到底是
如今很多人都在抱怨自己的生活压力非常大,抱怨着工作太累,没有世间可以休息,非常向往古代人的那种山水诗画的田园生活。然而事实上,古
太平天国究竟是加速了清朝的灭亡,还是减缓了清朝的衰退?有关这个问题,各方是有不同的答案。不过太平天国给清政府造成了三点非常重
说到清朝时期的戴梓,大家可能并不熟悉,这个人是康熙时期武器制造的专家,对于火器制造可是非常的厉害。同时还发明出了28连发的火铳。
说到清朝的内务府,大家可能都知道,这个机构就是掌管宫廷的一些事物,而且最关键的是,这个机构的说清朝独有的。基本上是清朝规模最大的
说到每个朝代的官职制度,其实也还是有很多可以说的地方,这个明朝和清朝的其实差不多的,但是又有区别,所以这个明朝和清朝的藩王制度有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清朝时期的镇国公和一等公的事情,很多人也都问了,这两个名字都长得比较像了,那么这两个官职到底谁的地位更加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明朝的一些事情,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明朝的一些大臣非常的厉害,非常的有意思,但是清朝的就不一样了,而且感觉明朝
事实上汉人帮着满清镇压太平天国,这就是一个良知的问题。但凡是有一点良知的人都会选择帮助满清政府来镇压太平天国。后来孙中山所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在看一些古装剧的时候,尤其是清朝的电视剧,那些大臣在向皇帝行礼跪拜的时候,都会习惯性的拍打两下袖子,然后才跪
清朝能够满蒙联姻,不允许满汉联姻,主要还是因为目的不同,导致的政策也有所不同。从清朝统治的角度来看,他们更怕汉族的起义,毕竟汉族作
经常看过清朝时期电视剧的朋友应该都知道“中堂”这个职位吧?当时有很多人比如说和珅、刘墉、李鸿章等都被叫做“中堂”。所以中堂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清朝的戴梓,这个人想必很多人都不认识的吧,小编也都不认识了,但是这个人非常的厉害,话说这个就是发明了机关枪
说到这个清朝的包衣制度,肯定大家也只是听说过,或者就是在古装剧中看到过。对于这个制度一直都没有一个清楚的认知。那么关于这个包
说到清朝的包衣奴才,大家应该都知道,这个说法在古装剧中就出现过,那么这个包衣奴才到底是干嘛的呢?据了解,这个包衣奴才并不是大家口中
说到这个清朝的养廉银制度,是雍正年间开始实行的。对于这个制度,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没有根据实际情况来,最后这个制度的发起,效果并不是
说起晚清的四大名臣,他们分别是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同样如此,他们都是清朝重臣,立下过汗马功劳,朝廷也是对他们恩荣有加,基
其实从清朝时期的世界发展来看,我们已经落后太多,不过一般认为清朝走向衰败,是从乾隆晚期开始。大清盛世始于康熙皇帝,中间经历康熙、
关于清朝陵墓为什么分东陵和西陵,我们可以根据历史记载和专家的考古资料来进一步分析。清陵原本只是东陵,清初的皇帝都被掩埋在东陵
说到这个清朝的大臣刘墉,可能大家并不怎么认识,这位是名臣刘统勋的儿子,曾祖父是刘必显。当然了说名字可能大家不知道,但是说到他的一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于1851年,于1856年达到巅峰,然而,强盛一时的太平天国运动却并不长久,1864年,曾经占据中国半壁江山的太平天国正式宣告
最近很多人也在问一些事情,话说在唐宋元明的事情,沿海地区的倭寇是很多很多的,但是估计大家也都发现了,那就是到了这个清朝这个倭寇就
对于清朝的第一位皇帝,大家肯定都有一些争议,有的人认为是努尔哈赤,有的人认为是皇太极。但是实际上清朝的第一位皇帝都不是他们,那么
最近很多人在说这个清朝时期这个越南为什么没有被清朝吞并,清朝为什么不吞并这个越南,这个事情也还是比较有意思的,值得去讨论的,其实
说到清朝的妃子,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古代不管是妃子还是后宫的女人,她们的生活都是非常可怜的,毕竟这样的情况喜爱,还是比要在皇宫接受
最近也有很多人都知道了,那就是这个明朝和清朝其实区别非常的大,这其中有一件事情让人非常的有疑问,那就是话说这个明朝都开始玩枪了
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没有发现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那就是这个清朝的妃子真实照片很多很多了,但是大多数并不漂亮,但是这些妃子也是清朝层
看一些清朝的电视剧大家应该是有刷到清朝总兵这个官职的,而且是经常性的刷到了,那么很多人要问了,这个清朝总兵到底是几品官员呢?还有
在古代,幼主的出现对各个王朝来说不算什么好事情。如果皇帝太小,那就有可能会出现权臣或宦官当政的局面。如果权臣为人负责那还好,要
说到我们国家人口数量大,大家应该都知道,在清朝早起的时候我们中国的人口也才七千多万。那个时候是顺治年间,但是到了道光年间,我们中
说到清朝老婆的一种叫法,那就是“福晋”。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毕竟很多清朝时期影视作品都是这样叫的。但是除了“福晋”之外,还有
说到清朝时期的密折制度,大家应该都不是很清楚,因为这个制度是针对皇帝和单个臣子之间所沟通的制度,也就是说,普通的奏折是一层一层的
说到古代皇宫的宫女,她们的身份非常低下,对于这一类的群体,基本上都没有什么好的归宿,因为完全不能由她们来选择。而且皇宫里面的规矩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对于清朝的格格,很多都是没有子嗣的,而且大多数都是那种赐婚的,所以基本上幸福的没多少。而且格格基本上都是和亲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尼布楚条约非常的感兴趣,很多人也都问了,这个尼布楚条约到底是谁吃亏了,怎么感觉清朝把仗打赢了,但是最后还割地了,这
在清朝时期,很多外国人开始在中国任职,并且加入清朝的国籍。就比如说清朝早年时期的德国人汤若望、比利时的南怀仁、意大利人郎世宁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清朝的很多官职,可能都是没见过的,毕竟在历史上,太多自己不熟悉的领域。那么关于这个清朝的道台,不知道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