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宗御驾亲征,却遭受重大伤亡还被瓦剌俘虏。朱祁钰负责监国,朝堂内却发生流血事件。当时百官纷纷要求朱祁钰处理王振余党,毕竟是王振劝英宗御驾亲征,结果却造成如此下场。当时王振死党马顺想要劝阻百官,却被群臣活活打死,连同王振的外甥王山也被一并打死。这起事件被称为午门血案,历史上在朝堂之上直接出人命还是极其少见的,那朱祁钰究竟是如何处理这起事件的呢?
正统14年,大明王朝本应如日中天,却因为少年英宗过度的高估自己的武功,结果一场土木堡之变几乎将王朝拖进了万劫不复。因此劫而导致的大量涟漪在朝堂久久不去,被震撼的还包括正在监国的弟弟朱祁钰,兄终弟及。朝堂上不是同仇敌忾,而是先清算旧账,朝臣们大打出手还打死了人,这位未来的景泰皇帝回想起来仍然头皮发麻。
8月23,前线的消息源源不断传回京师,越来越多的溃兵回来,也带回了绝望。英宗率领20万大军在土木堡遭到围困,缺乏水源和地利导致明军崩溃,瓦剌俘虏了英宗。而煽动英宗出征的王振则被自己人打死,皇帝被俘,在汉人王朝的历史上恐怕只有靖康之变可比,那场浩劫让北宋亡国。
所以后面的皇帝都不提倡御驾亲征,也许朱家子孙过度刚烈,又或者成祖5次北伐漠北记忆太深,导致明英宗从小就对骑马打仗非常感兴趣,这一天的御前会议在沉重的气氛下召开,留守京师的官员悉数到会,朱祁钰监国,正坐首位。
此时翰林院官员徐珵建议立即迁都,前往陪都南京。在那里,成祖留下了半个朝廷班子,何况南北相隔甚远,还有天险可守,大不了划江而治,就像南宋:“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
而当时主事兵部的于谦则愤而拒绝,只是一场溃败,京师还在,帝国绝不至如此,更何况社稷,宗庙,皇陵都在北方,迁都岂不人心尽失?何况南宋建都健康之后,便再也没有北伐的实力,直到亡国,于谦的主战派占了上风,御前会议的天平开始倾斜,既然不能迁都,就只能誓死守卫京师,该如何部署,又变成了朝臣们下一个争论的焦点。
这时,右都御史陈镒奏请诛杀土木之变的罪魁祸首王振全族,他一边慷慨陈词,一边痛哭流涕,好好一个帝国,让太监一顿忽悠就推向了亡国的边缘,谁能不气愤:“振倾危宗社,请灭族以安人心。若不奉诏,群臣死不敢退。”
朝堂上下顿时汇成一股洪流,要求朱祁钰当即作决断,诛杀王振九族,刚监国的朱祁钰彷徨了,杀人可是大事儿,更何况王振家上下百口,怎么能说杀就杀?他一时难以决断,就想拖延,决定暂时休会,择时再议,可说出的话像泼出去的水,王振的党羽甚众,个个位高权重,此时不将其扳倒,恐怕未来清算,提出动议的朝臣反而会遭殃,一下子,那些主张弹劾的文官便抗议不止,会议乱了套。
朱祁钰毫无办法,对眼前的局势他深感恐惧,随即便速速退出,这时文官们不答应了,大家想毕其功于一役,于是一拥而入,阻断了朱祁钰的退路。监国的王爷对自己的前途也很没把握,更何况王振同党甚多,他想做个折中的决定,抄王振的家,至于灭族的事儿今后再说,于是当下让马顺操办此事,而此人正任锦衣卫指挥使。
令朝臣们震惊的是,朱祁钰的决定明显是偏向王振一党,谁都知道马顺和王振是同伙,于是大家声言应该让右都御史陈镒挂帅,朱祁钰还是不愿意背黑锅,就派了一个太监去传旨,当时百官们越议论越气愤,恨不得马上把王振一党千刀万剐。
太监来了一看情况不对,还没等传旨就想撒腿逃跑,结果被朝臣们围住一顿痛打,好不容易捡回一条命,这时身为锦衣卫指挥使的马顺跳了出来,他狐假虎威的教训弹劾的朝臣们,却没想到这下捅了马蜂,户部给事中王竑当即站了出来,痛骂马顺平常作威作福,如今树倒猢狲散还不知死活,说罢不等马顺争辩,王竑跳起来将他扑倒,张开大嘴在他身上撕咬起来,这时大臣们纷纷涌了上来,一阵拳打脚踢,马顺当场死亡,这还不算完,一不做二不休,朝臣们要朱祁钰处死王长和毛贵,这两人都是王振的党羽。
朱祁钰被吓得瑟瑟发抖,对造反大臣们言听计从,随后那两人被揪出来活活殴死,三人的尸体被挂出了城门,那些从边境上逃回来的士兵听说后竞相来到,对着三具死尸又是唾骂又是击打,一时间连民间都议论纷纷。
堂堂大明朝廷斯文扫地,一群文官读着圣贤书,却这般暴躁,这让朱祁钰坐在了火炉上,不过最聪明的人还数兵部侍郎于谦,他琢磨这下开弓没有回头箭了,如果不下诏书赦免参与者,今后恐怕是要被清算的,于是于谦找到朱祁钰劝解道,这帮乱臣贼子死有应得,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今天诸位臣工都是为江山社稷诛杀贼人,请免去他们的罪行。
其实于谦也参与了殴斗,他不仅为同僚说话,更是为自己留退路:“众竞喧哗,班行杂乱,无复朝仪。百官既殴杀顺,益汹惧不自安。”,朱祁钰早想顺坡下驴,便降旨,三人死有应得,参与殴斗者一律免责,于是大明开国以来第一次朝堂上斗殴致死的案子就这样压了下去,众人不再纠缠此事,开始紧锣密鼓的准备北京保卫战。
王竑打死了锦衣卫头子后,又被于谦提拔,从此扬名立万!
明朝每个皇帝都有自己故事,每个皇帝都不是等闲之辈。在旧中国的历朝历代中,在皇帝这个职业中,每个人都是一气呵成的干完,那是一天都不
最近不少的人都在说这个土木堡之变的事情,很多人也都发现了,那就是这个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还是非常的惨的,那么这个土木堡之变明英宗结
说到于谦,那可真的是一位名臣,而且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忠臣。即便是粉身碎骨都不怕,也要留自己的清白。但是明英宗朱祁镇在当时为什么一
说到明朝发生的这个夺门之变,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这个其实就是一次权利的争夺。因为朱祁钰当上皇帝,但是明英宗朱祁镇却被俘虏。但是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这个夺门之变,是明英宗为了夺权而发起的一场政变。最后也是赢得非常轻松,最重要的是,明英宗成功的当上了皇帝
朱见深的父亲是朱祁镇,而朱祁镇的经历可以说是千年来唯独此家了。在自己父亲的“恩惠”下,朱见深的童年是饱受风霜。公元1449年,在大
夺门之变发生后,明英宗朱祁镇复位,为了给“夺门”正名,明英宗必须牺牲于谦,哪怕他知道于谦是忠于明朝的忠臣。于谦死的很冤,但在当时的
土木堡之变让明朝陷入一场危机之中,当时明军主力损失惨重,明英宗被迫困在土木堡。因为水源被瓦刺掐断,从而陷入被动,导致明军最终惨败
说到明朝的皇帝朱祁钰,他是明朝第七位的皇帝。很多人对于他其实并不是多么的了解。而且他还是明朝迁都北京之后,第一个没有被葬于明
明代宗朱祁钰,明英宗朱祁镇,这是一对同父异母的兄弟,按照一般的规律来说,皇帝死后继承皇位的都是自己的儿子,如果不是自己儿子,那么这中
朱祁镇和朱祁钰这对兄弟俩,在明朝历史上也算是奇观。朱祁镇因为土木堡之变,沦为瓦剌的俘虏,朱祁钰继位,这时候朱祁镇虽然还活着,但是也
于谦是明朝重臣,民族英雄,但于谦最后的下场却令人唏嘘。这样一位大忠臣,在所有人都知道他是被冤枉的情况下,还是被明英宗给处死,而这一
土木堡之变,瓦剌掳走了朱祁镇,国不可一日无君,朱祁钰只能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自己当了皇帝,既然如此,那么自然要将原来的太子朱见深废掉
明代宗朱祁钰的母亲是吴贤妃,而吴贤妃一生经历坎坷,是位薄命女子。吴贤妃原本是罪臣女眷,后来遇见明宣宗正好被看上,因此当上了朱瞻基
夺门之变是明朝历史上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朱祁镇因为土木堡之变被瓦剌俘虏,朱祁钰取代朱祁镇登基,可后来朱祁钰被放回来之后,却被自己
朱祁钰和朱祁镇这对兄弟,生在了皇家,即便是兄弟,但是也会因为皇位而产生各种矛盾。朱祁镇在土木堡之变中被俘虏,朱祁钰成了皇帝,但是他
石亨是明朝将领,早年曾率军抵抗瓦刺,立有战功。后来石亨还有徐有贞等人秘密发动夺门之变,将朱祁钰囚禁在南宫,拥立朱祁镇复位。实际上
于谦死得冤不冤?肯定很冤,但明英宗这样做明显是早有打算的。英宗复位当天,就下旨缉拿兵部尚书于谦和吏部尚书王文,以谋逆之罪将二人
说到明英宗其实这个人也还是很给力的,竟然在残酷的夺门之变后又复位了,这在历史上也不常见的,然后又做了一件十分给力的事情,那就是废
景泰八年,石亨、张軏等人发动夺门之变,拥立朱祁镇复位,等英宗二次登基称帝后,他又是如何对待朱祁钰家人的呢?其实夺门之变之所以会成
说到朱祁镇复辟的故事在明朝也是很大很重要的一件事情了,但是对于已经是皇帝的朱祁钰来说那是致命的事,毕竟自己皇位好不保了,说到这
朱祁镇和朱祁钰兄弟二人之间,最出名的莫过于他们对于皇位的争夺了,原本朱祁镇是皇帝,但是被瓦剌俘虏之后,朱祁钰继位,后来朱祁镇回归,朱
《大明风华》中,胡善祥为了生下朱祁钰也是一波三折,此前还流产过一次,后来朱瞻基甚至有点不信朱祁钰是自己的孩子。不过历史上朱祁钰
朱祁镇和朱祁钰这两兄弟,在历史上可以说也是不多见的了,朱祁镇执意要去亲征瓦剌,结果被瓦剌俘虏,朱祁钰因此获得了皇位,但是没多久朱祁
虽然说朱祁镇和朱祁钰都是朱瞻基的儿子,但是只有朱祁镇是孙太后之子,朱祁钰却不是,然而土木之变中,朱祁镇成了瓦剌的俘虏,明朝失去了皇
土木堡之变后,京城告急,瓦刺还打算以朱祁镇为筹码向明朝要好处。但国家不可一日无主,后来孙太后答应让朱祁钰即位,算是解救了明朝危机
朱祁镇发动的夺门之变,终于重新夺回了皇位,他也成为历史上少有的两次当皇帝的人。而面对将自己囚禁起来,过了七年被囚生涯的朱祁钰,即
说到这个明朝的事啊,就不得不说这个朱祁镇,朱祁镇这位皇帝也真的是有意思,作为皇帝竟然被俘虏了,然后了过了不久又被放回来了,朱祁镇其
最近不少的人在看一些明朝的历史,发现这个朱见深还是有一些值得研究的地方了,朱见深这位皇帝非常的肯定了朱祁钰和于谦,还给朱祁钰和
说到这个于谦在朱祁镇被俘之后拥立这个朱祁钰的事情还是有说法的,因为当时朱见深已经是太子了,这个时候应该是太子上位啊,那么于谦为
朱祁镇在土木之变当中被瓦剌俘虏,在那里度过了一年的俘虏生涯,不过当初瓦剌俘虏他是为了想要以此来威胁明朝,没想到新君朱祁钰登基,朱
《大明风华》的播出,让大家进一步了解了明朝的历史,虽然并非所有剧情都和正史一样,但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刺掳走这件事,是真实发生过的。
随着前段时间《大明风华》的热播,不少观众也对明英宗朱祁镇的为人感到好奇。当然电视剧里的明英宗和正史上的明英宗还是有差别的,想
朱祁钰和崇祯,其实都可以说是面临着明朝的危难存亡关头,朱祁钰时,朱祁镇被俘,皇帝都成了别人的俘虏,如果没能控制得住,明朝灭亡也是迟早
明朝时期的锦衣卫,作为古代历史上非常有名的特务机构之一,一直以来都是很多影视剧比较青睐的对象,而且锦衣卫基本上在整个明朝都存在
很多人可能都会觉得,作为俘虏,不管是谁他的待遇都不会好到哪去,毕竟是阶下囚的身份,又怎么可能会好呢?而在明朝历史上,明英宗在土木堡
夺门之变作为明朝历史上的发生的一次重大事件,背后也是牵连了很多年的恩怨。朱祁镇发动了夺门之变,最终成功夺回了自己的皇位,其实对
土木堡之变作为明朝历史上的一次可以说是改变了明朝命运的事件,对于明朝来说影响是非常大的,朱祁镇成了瓦剌的俘虏,而国不可一日无君
于谦可以说是明朝的大功臣,但是最终却被明英宗处死,一直以来很多人都对这件事情感到不平。但其实明英宗自己,是知道于谦是被冤死的,但
明景泰八年正月十七日的清早,此时的明景帝朱祁钰还迷迷糊糊的躺在病榻之上,突然间就听到了震耳欲聋的钟鼓声。朱祁钰猛然惊坐起来,狐
土木堡之变,朱祁镇被瓦剌俘虏,明朝为了不被掣肘,立朱祁钰为新任皇帝。后来瓦刺把朱祁镇给放了,回到京城的朱祁镇虽然已经不再是皇帝,但
朱祁钰一生十分可惜,他身上也是藏有不少的秘密没有被解开。土木堡之变发生后,朱祁钰被立为新帝,期间他对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都做
说起明宪宗朱见深,其父亲是朱祁镇,朱祁镇的传奇经历相信不少人都知道,数千年来可谓独此一家,在其父亲的“恩惠”之下,朱见深的童年可谓
《大明风华》中,朱祁镇是朱瞻基和孙若微的儿子,朱祁钰是朱瞻基和胡善祥的儿子,不过历史上朱祁钰的母亲其实是吴贤妃。而上天给这对兄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上明朝的明英宗皇帝,但是明英宗上位期间推行仁政,老百姓的生活也过得非常的充实,当时明朝的经济也有所发展,不
明朝作为中国历史上十分出彩的一个朝代,有着许多著名的君王和他们的故事流传至今,其开国皇帝朱元璋和其子明成祖朱棣不必多说,正是他
土木堡之变,是身为兄弟二人的朱祁钰和朱祁镇的生命的转折点,朱祁钰因此当上了皇帝,而朱祁镇则成为瓦剌的俘虏,虽然后来朱祁镇回来了,但
朱祁钰是明朝第七位皇帝,但他的地位在一段时间内非常的尴尬。夺门之变爆发后,朱祁钰一直被软禁到死,而他也是第一位没能安葬在明十三
历史上明宣宗朱瞻基一共有两个儿子,分别是朱祁镇和朱祁钰。其中朱祁镇的母亲是孙皇后,而朱祁钰的母亲是吴贤妃。不过《大明风华》中
《大明风华》中,朱高炽给胡善祥怀的孩子赐名朱祁钰,朱瞻基也对这个孩子非常期待,如果不出意外,那么这就是他的第一个孩子,如果是儿子的
《大明风华》最近几集的剧情推进十分紧凑,胡善祥的地位岌岌可危,要不是胡尚仪替她顶替了一次罪,可能她会被废的更早。流产后的胡善祥
《大明风华》中,朱祁镇成了一个熊孩子,根本让人放不下心,反倒是弟弟朱祁钰更听话懂事一些。历史上,朱祁镇和朱祁钰都当过皇帝,不过朱祁
《大明风华》中的朱祁镇已经成为了瓦剌的俘虏,他原本就只是一个长在温室皇宫里的小皇帝,吵着要御驾亲征的时候,丝毫不懂什么才是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