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铛铛车这个名字,很多人并没有听说过,但是你一定记得在一些民国剧当中,出现在街道上那种类似公交车,但是有轨道,而且行动的时候有铛铛的声音的车子吧?那种就是今天要说的铛铛车。我们知道,清政府的腐朽落后,以至于任何一种外来事物都会遭到抵制,铛铛车也是其中的一种,但你知道当时人们抵制铛铛车的理由是什么吗?
在以老北京为时代背景的电视剧中,经常出现铛铛车的身影,身量不长,模样古雅,头上牵着电线,脚下压着铁轨,走得稳重而缓慢,尤其是经过前门楼子时,那股子不慌不忙、悠哉乐哉的劲儿,颇有老北京人的气质。每次在电视屏幕上看到它们,老妈就会跟我说:“这车我坐过,车票三分钱。”
1.段祺瑞之子“打通”阻碍
很多老北京的回忆录中,关于铛铛车的起点都是“民国十三年(1924年),北京有了有轨电车”,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北京最早的有轨电车出现在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由外国人出资,在马家堡到永定门之间修了一条15里长的有轨电车线,并且开通行驶过,但三年后,义和团进京的时候,为了“灭洋”,把电车道扒了,电车也给砸了。直到1913年,北洋政府为解决京城的交通问题,拓宽了一些街道,从法国买了轨道和电车,从瑞士进口了发电设备,从德国买了变电设备,又从美国进口了修理设备,这么连拼带凑,终于在1924年成立了国营电车公司,并于当年12月开通了第一条电车线路。
电车是木制车厢,两头都有操纵的机器,可以两头行驶,不用掉头。司机一边开车,一边踩着脚踏的铜铃,发出“铛铛铛铛”的声音。老北京街道窄,电车通行的路线多要穿越闹市和繁华的地界儿,老百姓又没有养成让车的习惯,常常占道走路,所以,铜铃的声音就起到了汽车喇叭的作用。同理,为了避让行人(还有骆驼)以免交通事故,铛铛车的行驶速度也特别缓慢。电车行驶时别有一景,是很多电视电影忽略的细节,那就是车顶上的天线弓子常常摩擦出青绿色的闪光,在街灯尚少的京城,这样的闪光在夜晚常给人一种异样的美感。
1924年12月开通的线路,到1925年却依然没有几辆电车能正常发车,原因很奇葩,是前门外的商界人士联合起来反对,说电车破城而出会坏了前门外的风水,影响大栅栏、珠市口以至天桥一带的繁荣。“这有轨电车,脑袋顶上的电线是天罗,铺的轨道是地网,把北京城布在天罗地网里,这还能有个好吗?”而人力车夫们亦担心电车呛了他们的行,抢了他们的生意,声称要采取“碰电车”的极端行为,“电车只要开出场门,就别想回去。”
据方彪先生考证,此事另有内情,电车公司能办成,很大原因是地方人士推举北京警察总监吴炳湘任董事长,有他坐镇,自然没人敢闹事。而吴炳湘此时卸任,离京出任安徽督军去了,继任的警察总监李达三没有从电车公司捞到什么好处,所以对闹事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万般无奈之下,中华民国总执政段祺瑞的儿子段宏业召集大家开会,说是奉父命要协商电车通车事宜,李达三表示,如果通车,京城必乱,“我保障不了安全”。段宏业大怒,把他劈头盖脸一通臭骂,这一下包括李达三在内的“反对派”都不敢说话了。事后才得知,段宏业手中持有大量电车公司股票,当然不希望此事“黄了”。
2.全市能开的就剩下5辆
历经波折,铛铛车总算是开出来了。最先开辟了四条线路,按照北京城道路布局,及繁华大道的交通要求,尽可能都照顾到:第1路由天桥到西直门,第2路由天桥到北新桥,第3路是东四到西四的环形线路,第四路由平安里到北新桥。三年后,又开通了第5路(崇文门内至宣武门内)、第6路(崇文门外到和平门外)和第7路(天桥到永定门)。除了第4路、第6路是单轨,其余各路都是双轨,随着运行的需要,个别线路的起始站后来不断变化,但整体上还是保持最初的样子。笔者认为老妈当年常坐的很可能是2路,因为她家住虎坊桥,可能是步行到大栅栏,经珠市口、山涧口到天桥,一共三站地——因为北京密集的居民区都藏在主要大街之后,所以出家门徒步走上三五里才能乘车,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铛铛车刚刚开通那会儿,京城百姓都觉得这是个稀奇的事物,纷纷一乘为快,有事无事,无论快慢,都要挤上去坐一坐,尝尝新。那时车票便宜,著名学者金云臻先生回忆:“平常从东四到西四乘人力车,至少也要铜元三四十枚,电车票呢,分头等三等(没有二等),头等铜元五枚到十二枚,三等只要三到九枚”,比人力车便宜三到四倍,一下子就赢得了平民百姓的青睐。头等一般设在前面,座位用藤编靠背,三等在后面,座位是车厢两侧光木板的硬座。可笑的是,如果站在头等座位那一段,也要按照头等座的价格买站票。
当时,售票员在肩头挎一个黄色皮袋子或白帆布袋子,铜元、铜元票、毛票都放在里边。他们卖的车票,各段有各段的颜色,放在票板上,用红蓝铅笔一划,交给乘客。那时的售票员极有礼貌,满嘴的“劳驾”、“麻烦您”、“哪位给老人家让个座儿”,听起来特别和谐。在司机头顶上面有一块一尺多长,四寸多宽的玻璃小阁,里面写着站名,司机举手一摇,就会翻出下一站的站名,不识字的也不要紧,只要提前跟售票员打招呼,售票员一准儿会提示您到站下车。而乘客再多,也是秩序井然,排队等车,先下后上,上车后也主动往里走,给后面的乘客行个方便。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不管民计民生,北京电车公司管理混乱,车辆破旧不堪且无人修理。到1948年北平解放前,全市能开的铛铛车就剩下5辆,还留下打油诗一首:“一去二三里,抛锚四五回,上下六七次,八九十人推”,可见境况之惨。
3.铛铛车离开后的北京公交
新中国成立后,首都的交通问题是人民政府着重解决的头等大事之一,特地从南京调来88辆美国道济公共汽车,漆成红黄两色担当首都的公交运输任务,此后又进口了匈牙利的伊卡洛斯和捷克斯洛伐克的斯柯达大型齐头客车充任运输主力,到1957年,铛铛车不再作为公交车辆使用,也就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后来,公交车更新换代、前门上车后门下车、刷卡乘坐等等,都或多或少“强制”着人们学会有序乘车,而车厢广播里反复播放的文明出行提示,听上去颇让人无奈,仿佛是教成年人重新温习小学生都应恪守的道德准则。《管子》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我倒觉得,物质的丰富与否,与社会风气的好坏并无必然联系。当有些人推崇的是“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车上笑”的时候,无论什么样的交通工具,也承载不了那许多的卑贱与贪婪。
电视剧《宣判》在北京卫视两集首播。根据酷云实时的收视率数据来看,这部电视剧开播之后,收视率便水涨船高。北京卫视持续处于卫视同
10月15日晚,2023抖音美好奇妙夜在北京举办,抖音、北京卫视等平台同步播出。来自抖音的百余位创作者,同白敬亭、莫文蔚、任贤齐、赵露
10月5日,电视剧《香港人在北京》再次放出物料内容。这部电视剧定档10月9日,翡翠台播出。该剧由陈展鹏、吴若希主演,讲的是香港职场精
8月4日,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青年导演创投训练营报名开启,征集报名将于8月25日截止。创投训练营是北京国际电影节北京市场为进一
酷爽夏日,热烈一夏!近日,由大鹏执导,苏彪、大鹏编剧,陈祉希担任总制片人,黄渤、王一博领衔主演,刘敏涛、岳云鹏、小沈阳主演,张子贤、宋祖
3月22日,由青年导演王晶执导,贾樟柯监制的现实题材电影《不止不休》在北京开展校园路演活动,导演王晶、领衔主演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李白在《玉阶怨》中用短短十字描述出深宫的大气寂寥之感,而“玉”在其中则凸显出皇室华丽高贵特质。作
3月22日,由青年导演王晶执导,贾樟柯监制的现实题材电影《不止不休》在北京开展校园路演活动,导演王晶、领衔主演白客、张颂文来到北
3月20日,由青年导演王晶执导,贾樟柯监制的现实题材电影《不止不休》在北京举办首映礼。当日,导演王晶同领衔主演白
3月20日,由青年导演王晶执导,贾樟柯监制的现实题材电影《不止不休》在北京举办首映礼。当日,导演王晶同领衔主演白客、张颂文,友情出
改编自余华同名小说的戏剧作品《第七天》北京巡演于3月19日在北京保利剧院圆满收官。话剧《第七天》由孟京辉执导,陈明昊、梅婷、
3月15日,电影《脐带》北京首映礼温暖举行,影片监制曹郁、姚晨,导演乔思雪,主演巴德玛、伊德尔、娜荷芽,声音指导富康、造型指导李宙、
改编自余华同名小说的戏剧作品《第七天》于3月15日在北京保利剧院成功上演。话剧《第七天》由孟京辉执导,陈明昊、梅婷、黄湘丽主
由孟京辉执导,改编自余华同名小说的戏剧作品《第七天》作为第一部Avignon IN戏剧节官方委约的中国戏剧,即将于3月15日至19日在北京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琉。”寥寥数语便让我们见识到那个时代独有的磅薄与包容之度。古代宫殿的恢弘气势,不仅仅停留在王
啼笑皆非,真相路漫漫;笑中带泪,真情暖融融。3月6日,由大鹏执导的喜剧电影《保你平安》在北京举办了“造谣一张嘴,辟谣
啼笑皆非,真相路漫漫;笑中带泪,真情暖融融。3月6日,由大鹏执导的喜剧电影《保你平安》在北京举办了“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首映礼,
2月17日,燃爽华语电影《毒舌律师》在北京举行了“先‘毒’为快”首映礼。导演吴炜伦、领衔主演谢君豪与王丹妮亮
预告片在线观看2022年2月20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闭幕式在“鸟巢”圆满落幕,自“立春”起,由“雨水”终,无数名场面载
2月2日,《流浪地球2》“我们,来了”全国路演来到北京站,路演队伍不断壮大,中国电影集团董事长、电影《流浪地球2》出
2月4日,“纪念北京2022冬奥会成功举办一周年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首钢冰球馆如期举行,并于5日晚,在学习强国、人民日报、北京卫视等
2月2日,《流浪地球2》“我们,来了”全国路演来到北京站,路演队伍不断壮大,中国电影集团董事长、电影《流浪地球2》出品人、总监制、
跨界歌王这档综艺,估计不少小伙伴应该都看过吧?这档节目让我们看到了,很多娱乐圈的非专业型歌手,站在舞台上唱歌的样子,熟悉这档节目的
大家可能知道向华强在北京挨打了,但是都不知道原因是什么,而向华强本人,大家都是知道的,他是一个演员,并且还是制片人,可以说在香港的
北京爱情故事中有个悲惨的人物——石小猛。借用剧中沈冰的一句话就是他有很多次机会拯救自己,但因为自尊和偏执都被他亲手毁掉了。
向华强作为香港的影视大佬,在刚开始也是作为演员出道的。而后与自己的兄弟合作开了一家电影公司,发展得红红火火,出品了数不清的好的
说到在咱们国内比较厉害的短跑远动员,想必大家一定会想到张培萌吧?在国家运动队伍里,张培萌的名气还是很大的,而且人家的颜值也不差。
眼看着马上就要迎来跨年了,各大卫视也前后官宣了跨年晚会的阵容。早前,北京卫视官宣今年的北京春晚代言明星是人气偶像明星肖战和杨
电视剧《我在北京等你》定档2月23日,在浙江卫视、江苏卫视播出每天七点三十分播出,优酷视频、腾讯视频同步播出。2020年开始的疫情
6月14日一早,记者在朝阳区双井附近的几家超市和水果蔬菜店看到,蔬菜品种齐全,价格合理,不少市民都在挑选购买。物美相关负责人介绍,今
6月11日-15日仅仅5天,北京确诊106例新冠肺炎病例,均与新发地市场有关联。北京市卫健委6月16日上午发布最新疫情数据:6月15日0时至24
6月16日,据北京什刹海微信号发布消息,消息称,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面临新的形势,西城区坚决贯彻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部署,所
新发地批发市场是此次首都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对曾进出新发地批发市场的人员尽快核酸检测并医学观察,做到全覆盖不遗漏。广外天
为配合北京市做好应急响应级别由三级提升到二级的疫情防控工作,铁路部门决定:自2020年6月17日0时起,旅客在车站、12306网站等各渠道,
今天上午,人大附中门口,学生陆续来到学校取回自己的物品,准备回家进行线上学习。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昨晚由三级调至
最近因为北京疫情的原因,进车北京地区的列车也已经实行免费退票了,北京应急响应级别也已经从三级正式提升到了二级。许多北京市民自
北平是北京的旧称之一。1、北平一词,最开始来源于战国时燕国置右北平郡;2、西晋时,右北平郡改叫北平郡,是北平当作1个地名的由来第
1929年冬天,考古工作者开始于北京西南角的周口店挖掘,发现了到现在约六十万年前的一些完善的人猿头盖骨,命名北京猿人,也叫北京人头盖
明朝洪武元年,即1368年9月十二日,大多改名为北平市府,取“北方地区平静平定”之意,北平市第一次变成北京的名称。后于明朝永乐19年(14
山顶洞人是中国华北地区远古人类末期的人类化石。属晚期智人。因发觉于北京市周口店镇龙骨山北京人遗址顶部的山顶洞而出名。北京
我国现在保留最好、占地最大及其定居过皇帝最多的皇室殿宇应当就是位处在北京的故宫了,故宫是我国明清两代皇朝的皇室殿宇,在故时被
北京特色礼品有北京烤鸭、北京酥糖、六必居酱菜、京式糕点、北京果脯等等。北京烤鸭,烤鸭是具备全世界名誉的北京知名菜品。材料为
陆小曼无法生育,是由于她在与徐志摩完婚以前,早已拥有与前任老公王庚结合的骨血,为了更好地能和徐志摩在一起,她不管不顾每个人的抵制
1、白敬亭满族是什么旗:白敬亭是北京农村户口吗?为什么他的资源还是很一般?2009年,一个精致的男孩出生在北京怀柔区一个普通的家庭。
昨日,由李睿珺编剧并执导,武仁林、海清领衔主演的电影《隐入尘烟》在北京举办首映礼。编剧/导演李睿珺,主演武仁林、海清出席了活动
新世代超人气畅销漫画IP《疯了!桂宝》改编的动画大电影《疯了!桂宝之三星夺宝》今日举办了“宝”你笑哈哈北京首映礼。首映礼现场
开心麻花电影《独行月球》北京首映,首波看片口碑不负期待 观众:放心去看,今年最开心的两小时! “不愧是开心麻花,不愧是沈腾马丽,强烈推
7月25日,由七大导演联合执导的电影《七人乐队》在京举办“致敬胶片”首映礼,导演洪金宝、许鞍华、袁和平、杜琪峯、徐克,以及主演洪
今日,北京国际电影节官宣评委会阵容,秦海璐担任第12届北京国际电影节评委。在纷呈的画面中探寻,于丰盈的故事里体悟,共赴光影之约。
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首设艺术主席,今日官宣将由巩俐担任。不同于“天坛奖”评委会主席,“艺术主席”在国际电影
后疫情时代随之而来的是网络电影市场的发展,它已经完全摆脱了过往的野蛮生长阶段,更多制作品质、投资体量、盈利能力好的电影,都选
预告在线观看由黄健明执导,吴晓宇担任编剧的国产动画电影《山海经之再见怪兽》今日发布“怪兽下山”版预告与角色
8月12日晚,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在怀柔正式拉开帷幕,博纳影业携三部重磅影片亮相红毯及开幕式。其中既包括去年
《独行月球》剧组亮相北京电影节开幕式红毯 沈腾说“独孤月是孤勇者” 马丽常远幽默安利称“老少皆宜” 由张吃鱼执导,沈腾、马丽
8月12日,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正式拉开帷幕。开幕式红毯上群星闪耀,众多影视剧组齐聚亮相。其中,电影《哥,你好》的导演张栾、监制
9月3日下午,由吉林吉动禹硕影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出品,吉林动画学院、吉林吉动文化艺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吉林吉动天博影视制作股
今日(9月5日),中秋档现实题材亲情电影《妈妈!》于北京举行“人间小爱,团圆如故”首映活动,导演杨荔钠,监制尹露,领衔主演吴彦姝、奚美娟
9月14日,60岁的冯远征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新任院长和话剧《杜甫》导演及主演的双重身份,出现在媒体面前。他已被正式任命为北京人艺7
近日,2022雅尔塔国际电影节公布入围名单,由曹茜茜担任总导演、监制,北京影之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中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
近日,2022雅尔塔国际电影节公布入围名单,由曹茜茜担任总导演、监制,北京影之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中茵控股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