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也是东汉末年的大名士,只是孔融本人太过于真性情,很多事都不吐不快,这种直爽的性格得罪了不少人。不过当时人们都知道得罪谁也不要得罪曹操,孔融却偏要往这个火坑里跳。孔融在被下令斩杀之前想要曹操放了自己的家人,但是孔融的儿子这时候说了一句“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也是表明父亲死了自己也是保不住的,可见当时孔融的儿子也是遗传了父亲这种刚烈的性格。
说起孔融,我们第一个想到的肯定就是孔融让梨的故事,这应该也是每个中国父母都会给自己孩子讲的一个故事,目的就是为了告诉自己的孩子学会谦让是一种美德。但是谁也没想到长大的孔融,却成了最不谦让的那个人,成了一名“毒蛇”。孔融是孔夫子的二十世孙,怎么说都是名门望族出身,孩童时期孔融就表现出了优秀的才能和资质,受到当时社会的赞赏。孔融虽然当了官,但是他的性格太过刚正而且经常不吐不快,得罪了不少朝中大臣,但这也是孔融的一个优点。
之后孔融官至司空,授位北中军候,那时候董卓扰乱超纲,孔融不支持,就直接在朝堂上和董卓争论,董卓就是这时候对孔融咬牙切齿,然后就把孔融分配到北海国(今山东潍坊市)担任国相,当时的北海国已经是分崩离析,各路黄巾军声势浩大,这就相当于把孔融往火坑里推,其实吧,董卓就是想让孔融去死。但是孔融到了北海国之后立刻集中手里的士兵,加强防御以及战斗力,慢慢的集中了几万人,然后好几次击退了黄巾军,被后世所称赞。
董卓比打败之后,有很多人给孔融出主意让他去曹操或者袁绍账下,但是用现在的话说孔融就是个老顽固,自认为才情卓越,只效忠汉室,不会随意投奔其他人,然后就给自己埋下了一颗雷,曹操夺权之后,孔融又认为扰乱超纲是异常的生气,认为曹操挟天子令诸侯是犯上作乱不忠的行为,然后经常在朝堂上和曹操唱反调,曹操跟董卓一样记恨孔融,但是曹操比较顾忌孔融的声望,暂时不敢动孔融,最后孔融是彻底把曹操给逼急了,积压了一肚子的仇恨一下子冒了出来然后以“图谋不轨”“诋毁朝廷”等等罪证将孔融处死,并且诛杀全家。
孔融死之前央求曹操放了自己的儿子,没想到儿子说了一句:“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意思就是“父亲难道看见过打翻的鸟巢下面还有完整的蛋吗?”这一经典名句之后也是常被用来比喻遭受牵连的祸患!在古代大的倒下了,小的也就很难保住了。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古代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的成语,都是通过一些历史故事延伸出来的。那么关于这个“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大家
喜欢吃饺子的人很多,但了解饺子起源的朋友就不多了。饺子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一般被认为起源于东汉年间,是由“医圣”张仲景
说到成语故事,在历史上其实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的成语,而且大部分的意思都是通过历史上的一些典故传出来的。比如说这个噤若寒蝉,其实这
说到这个“二桃杀三士”,本来是古代的一个历史故事,不过后来变成了成语“二桃三士”。其实还是又很多关于这样的成语历史故事。但是
应声而倒这个成语大家应该都知道是什么意思,因为也算是一个应用率很高的成语了。但是这个成语背后的典故大家清楚么?这次就帮大家
云合响应这个成语不知道大家熟不熟悉,可能有部门小伙伴知道这个成语。不过这次就是来教大家认识云合响应的,云合响应是什么意义,背后
腹有鳞甲这个成语可能大家见的不多,毕竟日常生活中几乎不会用到。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下这个成语,腹有鳞甲是一个贬义词,形容一个人居心
古代打仗,并不是说人多的一方就绝对能取得胜利,历史中以少胜多的战役也不少,主要还是看双方给出的计谋能否一击致命。今天要和大家讲
其实刘禅的才华和能力并不想演义当中那么不堪,相反刘禅是三国时期在位最久的皇帝,虽然没能让蜀国统一三国,但坚持的时间也算很长了。
其实刘备早期非常的幸运,召集了一批非常有才华的能人,像是庞统、法正等都为刘备立下过非常关键的功劳,当时诸葛亮可能还真排不上号。
孙权可以说是三国中最会左右逢源的皇帝了,刚开始曹操如果要出兵打他就立马俯首称臣,刘备那边也时常给些好处。孙权被封为吴王的时候
三国时期,东吴应该是最会左右逢源的政权了,孙权也一度向曹操俯首称臣,不过却被诸葛亮识破了其中的野心。孙权愿意归顺曹操也只是个假
孔融是三国时期的大学士被称为建安七子之一,但就是孔融这张嘴经常会的罪人,这也和他不吐不快的性格有关。不过孔融面对曹操也是毫不
诸葛亮死后,姜维接过了北伐的重任,不过蜀国很多大臣并不信任他。觉得诸葛亮都没办法完成的事情,难道换成你姜维就可以办到么?所以很
孙策是东吴政权的奠基人,如果早年不是孙策打下东吴这片领地那也不会出现后来的吴国了。只是孙策不幸英年早逝,自己的儿子也没办法接
在三国时期,吴蜀对曹魏一直都是敌对关系,而东吴和蜀汉时不时还会一起结盟抗曹,但各自也打着各自的小算盘,因为结盟对于其中一方来说肯
马稷曾因为自己擅作主张,导致街亭失守,最后被诸葛亮处以军令状。实际上马稷在街亭犯下了一个非常低级的错误,他作为防守一方竟然选择
曹操因为自己父亲的死,而出兵攻打徐州。此后刘备和张飞救下陶谦,等陶谦病死后,徐州就成了刘备的根据地。不过陶谦的部下曹豹跟张飞不
诸葛亮北伐期间,本能在上方谷一役,用火攻彻底除掉司马懿。没想到老天竟然下了一场及时雨,让诸葛亮的计划功亏一篑。都说诸葛亮是神机
赵云原本是公孙瓒的部下,曾击退文丑救出公孙瓒,还大败袁绍军队。直到赵云兄长去世后,他向公孙瓒请辞回乡,并没有再次出山的打算。据说
诸葛亮在北伐时期,军中无论大小事物都要亲自过目,这也大大加剧了他的负担,最后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很有可能就是因为操劳过度。不过刘关
孙坚传说是“兵学鼻祖”孙武的后代,统军能力十分强大。东汉末年,天下十八路诸侯共同讨伐董卓,孙坚作为联军先锋,屡屡击败董卓部队。但
虽然马超也是蜀汉五虎上将之一,但马超跟随刘备的时间并不算长,总共只有7年。刘备当时准备拿下益州,刘璋恳请张鲁出兵帮他对付刘备,当
刘备能够入蜀的川,庞统算是最大功臣之一。当时法正准备迎接刘备入益州,共同对付张鲁,庞统则建议刘备趁此机会拿下益州。不过刘备再三
汉中之战,刘备驻军定军山,与夏侯渊大军相持。此后刘备率领万人部队分10队夜袭张郃,最后张郃不敌。夏侯渊只能分兵前去营救张郃,结果刘
吕布背叛朝廷后,就把徐州当做自己的根据点。198年,曹操亲自率兵讨伐吕布,曹操打算先礼后兵,如果吕布肯直接投降或许还能给他一个戴罪
秦宓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大臣,思维敏捷,善于辩论。秦宓早年是刘璋的手下,后来被刘备麾入账下。史书上对于秦宓的记载并不是很多,不过其中
刘表去世后,刘琮在蔡瑁、张允等人的怂恿下选择主动投降,将荆州交给曹操。刘备得知后,准备率军离开樊城。期间诸葛亮还建议刘备拿下刘
赤壁之战以后,荆州就一直被刘备占领,孙权多次派人想讨回荆州皆是空手而归。孙权这下忍不了了,直接派鲁肃向关羽要个说法,在刘备的劝说
诸葛亮三气周瑜,结果把周瑜给活活气死,公瑾死前留下了一句经典名言:“既生瑜,何生亮。”孙权得知周瑜的死讯后,更是悲痛欲绝,号啕大哭。
195年,吕布率兵准备攻打曹操,当时曹操部下大部分都外出割麦子去了,整个营中只有不到一千人。结果曹操下令,在营中摆起了宴席,让士兵们
东汉末年,董卓入住朝廷以后,废少帝立汉献帝,并且挟天子已令诸侯,令朝中大臣感到不安,但又没人能限制董卓。此后袁绍邀请王允,一起联手除
221年,刘备亲自率领四万人马进行伐吴,夷陵之战就这样爆发了。当时蜀汉和东吴之间的边界在巫山附近,刘备派出吴班、冯习等人率领三万
三国时期,严颜原是刘璋部下,负责镇守江州。后来刘璋因为担心张鲁,于是主动迎接刘备入益州,没想到却是引狼入室。此后刘备和刘璋决裂,张
东汉末年,赵云率领一众义从加入公孙瓒,在此期间结识了刘备。等赵云兄长离世后,赵云打算就此还乡,刘备还因此依依不舍。这一离别就是七
诸葛绪是三国时期,曹魏的一名将领。很多人好奇诸葛绪和诸葛亮之间的关系,认为他和诸葛亮是同辈或者后辈,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历史上对
孙资是三国时期的曹魏重臣,早年在贾逵的推荐之下跟随曹操做事。曹魏建国以后,孙资一路高升,魏明帝时期对孙资更是宠幸,升迁卫将军进爵
建安五年,曹操派出曹仁攻打刘备,刘备虽然小胜但也不想再依附袁绍,而是打算投奔刘表。此后刘备屯兵于新野,引得各路豪杰都纷纷加入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