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朱标能够晚死几年,那整个明朝的历史都将改变。朱元璋英明一世,可能他也没想到自己选择孙子朱允炆当继承人,会导致自己的后代相残。最后朱棣赢了这场战事,成为明朝第三位皇帝,摆在他面前有一道难题,就是该如何处置大哥朱标的儿子们呢?都说帝王之家无亲情,各朝代皇室为了争权不顾亲情的例子比比皆是,这次朱棣又是如何做的?
朱棣打开南京城,自己当皇帝后,对于大哥朱标还在世的妻子吕氏,还有几个侄子算是非常刻薄的,一直都说朱棣很尊敬他大哥朱标,但是朱棣靖难之后的行为,的确是有些“不念旧情”了。
要知道,朱标还在世时,朱棣是屡次受到了朱标的照顾的,朱元璋也好像有意偶尔挑一挑这些有能力但是又非常跋扈的儿子们的毛病,于是朱棣每次被责罚,都是朱标去帮弟弟善后,但是朱棣却对朱标的儿子们不太友好。
朱标在历史上记载有两任妻子,第一任妻子是常遇春的女儿常氏,是朱标原配,给朱标生下了俩儿子,大儿子朱雄英,还有三儿子朱允熥。后来常氏早逝,比朱标走得还早,于是朱标原先的侧室吕氏成为了正妻,吕氏给朱标生了四个儿子,二子朱允炆,四子、五子朱允熞、朱允熙,而朱标的六子早夭。
当然,朱标应该想不到,他的好弟弟朱棣后来把他仅存的四个儿子间接“逼死”两个,另外两个囚禁起来,可以说朱棣这个做叔叔的,的确有些不讲亲情了。
建文帝朱允炆在登基不久后,开始对叔叔们亮出了屠刀,这是众多叔叔们都想象不到的。其实朱棣和朱允炆的矛盾早已经显现,朱棣对于储君朱允炆十分鄙夷,而后来朱元璋驾崩,朱允炆又不允许朱棣带着兵马入城,两人互相攻击,这一切的对峙,在削藩的浪潮下,让朱棣面临第一次死亡危机。
为了保住自己,朱棣只能起兵造反,史称靖难之役。
这场看起来不可能战胜的战争,胜利的天平却一直缓缓向朱棣倾斜。
本来朱允炆还下令不要在战场上击杀朱棣,但谁知道,他手下的李景隆却是一直给朱棣“送装备”,屡次大败,朱允炆最后丧失主动权,而后李景隆和朱橞打开了金川门,迎接朱棣进京,这也是朱允炆覆灭的“金川门之变”,自此之后,朱允炆在历史上失去了消息。
朱允炆的下落成了谜,后世人众说纷纭,但能看得到的才是历史事实,当时在南京城里的,是朱允炆的几个兄弟,还有朱允炆的儿子、母亲。因为朱棣是朱允炆叔叔,其次朱棣的靖难之役,并不是打着“造反“的旗号,所以按道理来讲,朱棣应该维持住朱允炆的直系亲属才对,可是朱棣并没有这样做。朱允炆的三弟朱允熥本来是吴王,但是朱棣登基后,把朱允熥给削掉了,削成郡王,是为广泽王。
除了朱允熥以外,朱允炆的四弟朱允熞本来是衡王,却被降格为了怀恩王,朱允炆的五弟朱允熙本来是徐王,却被降格为了瓯宁王,这三个建文帝亲兄弟都被降格,可以说朱棣对这几个侄子都比较刻薄了。可是这还没完,刻薄的还在后面。
本以为说,即便降为了郡王,那么给这几个侄子好吃好喝,也算报答了当年大哥朱标的恩情,可是关于朱允熥和朱允熞,朱棣在对他们进行了一番试探后,将他们囚禁于凤阳老家,而且在此之前,二人的郡王都被废掉,成为了庶人,在朱元璋的安排中,子孙几乎很难成为庶人,可是朱标的这两个儿子,就倒霉地成为了庶人。
两人先后在朱家的祖地先后死去,虽说不是朱棣亲自下手了解,可他们的命运和下场是悲惨的,不说朱棣和朱允炆的矛盾,朱允熥和朱允熞是朱标之子,又没有了威胁,朱棣如此对待是非常不妥的,起码历朝历代没有这样的处理方式,所以说,朱标若是知道如此,想必也是对这个弟弟十分失望。但一切没有假设。
上面只说到了朱标另外两个被废掉的儿子,而朱标还有一个朱允熙还没说。这个朱允熙,没有被废掉郡王之位,在表面上看起来朱允熙好像因为排得最小而得以善终,可实际上,朱允熙最惨,因为他是被活活烧死的,火灾发生的原因并不明确。
朱允熙当时年纪不大,仅是十几岁出头,朱棣先给他封了“敷惠王”,让他去朱标的陵墓附近居住,说白点,就是让朱允熙给朱标守陵,陪着朱允熙的,正是朱标的第二任妻子,建文帝朝的太后吕氏。这个安排对于朱允熙和吕氏而言都是残忍的,但是他们也不可能违抗。可在几年后,朱允熙的府邸发生了火灾,年仅十六岁的朱允熙被活活烧死,为什么发生这场火灾,情况并不详细,朱允熙更是死得莫名其妙。
而吕氏也自此断了记载,有说吕氏被降格为了“王妃”,也等于被朱棣囚禁了起来进行豢养,但这也是民间的声音,在正史的记载上,吕氏更加神秘,因此也等同于下落不明,堂堂前朝太后变成这样,可以说也是非常荒唐的。
朱标身边重要的人,几乎都被朱棣清扫了,真正和善终沾一点边的,是朱允炆的儿子朱文圭。
朱文圭是朱允炆次子,在金川门之变时,朱文圭年龄还很小,史书记载是“孩提之时”,当时建文一朝的太子是朱文奎,但是后来建文帝和皇太子下落不明,就剩下朱文圭。
不过朱棣也没有给小小的朱文圭封什么爵,而是将年幼的他“豢养”了起来,朱文圭是个庶人,但却居住在宫中,这其实就是一场囚禁,不过这场囚禁也非常残忍,因为朱文圭整整被囚禁了五十多年,几乎没有和外界有过接触,是后来明英宗朱祁镇觉得朱文圭不应该承受这种“虐待”才将他放出来。
朱祁镇给了朱文圭一定程度的荣华富贵,可惜朱文圭还没怎么享受就逝世了,因此他只能和善终沾上一点边,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朱文圭也都不是善终,甚至要比另外几个朱标的亲人更惨。
因此后世人总说朱棣要背负“造反”的骂名,其实正和朱棣对朱标儿子、妻子、孙子的处理方式刻薄有关,因为朱棣这样的行为,将自己在道德上的位置再次降低,朱标如何说都是大哥,而且他还是“篡位者”,一系列刻薄的对待难免让人有所微词,而根据实际情况来看,朱标的几个儿子的确没有了威胁,朱棣如此行事,动机十分奇怪。
有可能是报复建文在削藩之时对他造成的屈辱,朱棣为此牵连了朱标的几个儿子。
而朱标这一个悲情太子,他的血脉几乎都是被朱棣弄得近乎断绝,也是朱棣的扼杀,让朱标一脉一蹶不振,朱文圭正是最好的写照,所以朱标不仅自己悲情,他的后人也同样很悲,造成这个结局,也不知道是该怪他的儿子朱允炆削藩太过着急,还是怪他弟弟朱棣,做人太过无情。
但俗话说得好,帝王总是无情家,后来朱棣自己的儿子都想着夺嫡,而朱棣为了稳住朱高煦,还屡次“忽悠”朱高煦可以当太子,最后也造成了朱高煦这个人物的悲惨结局,对待自己的儿子都用了冰冷的帝王心术,更何况对待自己的侄子、侄孙呢。
这也是帝王之家的必然结局,假若朱标还在世,他可能也要进行削藩之事,当年他极力庇护的弟弟们,也难说不会造成兄弟反目的局面,朱元璋打造的“家天下”的背后,也必须有个人跳出来做恶人,而朱棣刚好成为了这个人选。
说到朱元璋在位期间,娶了马皇后之后生下来的孩子中,长子朱标的地位是最高的。对于朱标的宠溺,可以说是非常的让其他皇子羡慕。但是为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历史上,朱元璋建立的大明王朝,可以说是非常的震惊了,毕竟朱元璋可是一位农民起义的出身。不过朱元璋退位的时候
最近很多人问这个朱标和朱棣到底谁更加厉害一些,其实这些问题也还是比较好理解和好分析的,稍微的对比下就知道了,话说下面给大家从三
儿子多并不代表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可以继承大统。古代没有计划生育也没有避孕措施。而且古代人比较迷信香火传承。观念就是子孙后代
最近很多人说这个朱棣反这个朱标的事情,很多人比较好奇,这个朱棣到底敢不敢反这个朱标,这个问题也还是比较有意思的,也是值得我们讨论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朱棣非常的感兴趣,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朱棣还是非常厉害的,朱标死后朱棣就上位了,但是很多人非常的好奇这个朱棣是怎
历史上,兄弟之间为了争夺皇位反目成仇的事例也是屡见不鲜,不过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立朱标为太子后,他的儿子们似乎并没有做出争夺太子
朱标如果晚死几年,那靖难之役大概率不会发生,明朝的历史也将就此改变。很多网友喜欢把朱标和朱棣放在一起比较,在朱棣眼中,朱标的儿子
说到朱标其实大家应该会觉得这个人还是比较有意思的比较厉害的,话说他很有个性的,他虽然是太子吧,但是他的个性十分的强烈,所以对人也
朱元璋之后的皇帝是他的孙子朱允炆,但朱允炆之后却是他的叔父朱棣,这看起来似乎有点岔了辈的皇位传承,如果了解了他们之间发生的事情
朱标是朱元璋最中意的儿子,也是他的大儿子,不管是从朱标的身份,还是他的能力来说,都是朱元璋所有儿子里面最好的,最合适的接班人。奈何
在我国封建王朝时期,一旦哪位皇子被立为太子了,那么这也就意味着他就是未来的合法继承人。若是不出意外的话,只要皇帝驾崩了,皇位就非
朱元璋最喜欢的儿子自然是朱标了,但是朱标作为地位最稳的太子,却没能活到那个时候,早早就死了,朱元璋过度伤心之下,也没有把皇位传给其
朱元璋认定的太子朱标,自然会给他非常好的教育,就比如找了宋濂来给他做老师。然而历史上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某天宋濂落水了,太子
朱棣夺了朱允炆的皇位,而朱允炆也因此下落不明,虽然后世都非常关心朱允炆的下落,但是这些都是后话了,当时的朱棣面对的还要处理很多其
朱棣造反的起因,有一大部分还是源于朱允炆想要削藩,想要将各个藩王的势力收拢到自己手中,但是操之过急,引起了其他人的反抗,加之朱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