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如果看过《三国演义》或者说是关于三国时期的电视电影,大家应该都能发现,里面的人物基本上都是留有胡须的,也就是“美髯”,也就是说如果一个男的,留有美髯就是一个非常好看的,比如说关羽!那么在三国时期为什么他们都是以“美髯”为美呢?他们当时的审美标准是什么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三国时期为什么以美髯为美
在古代,一个男人如果须髯长得好,比额头、眉毛、眼睛、鼻子、嘴巴都重要。那么在形容该男子相貌时,一句“美须髯”就全概括了,其它项都不提了。比如关羽,在《三国志》中就一句“羽,美须髯”,不像演义中那么多话。因为关羽的须髯太漂亮了,以至于诸葛亮给关羽写信时不称其名,只称“髯”。还有汉高祖刘邦,“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东吴大将太史慈,“长七尺七寸,美须髯,猿臂善射。”
吴主孙权,“紫髯将军,长上短下。”(孙权是上身长,下身短。)曹操的谋士程昱,“长八尺三寸,美须髯。”司马懿的孙子东安王司马繇,“美须髯,性刚毅。”隋朝陈国公段达,“身长八尺,美须髯。”唐玄宗时期的郭元振,因诛太平公主有功,封代国公,“身长七尺,美须髯。”睢阳张巡,“长七尺,须髯每怒尽张。”宋代道士张虚白,“身长六尺,美须髯。”郭永,“身长七尺,须髯若神。”元朝耶律楚材,“身长八尺,美髯宏声。”明成祖朱棣,“貌奇伟,美髭髯。” 刘伯温,“虬髯,貌修伟。”龙虎山第一代天师张道陵,八仙之一的汉钟离,真是太多了,举不胜举。都是很简洁的描述,但突显出须髯的重要。
现代医学说,须髯长什么样是遗传,基因决定的,应该是有道理的。可是看明代皇帝画像,从朱棣到明孝宗都算是“美须髯”,从明武宗正德皇帝开始到崇祯,风格全变了,也许是基因变异,也许是明朝皇帝的身体素质一代不如一代。《黄帝内经》说:气血盛则通髯美长,血多气少则通髯美短,血少气多则少髯,血气皆少则无须。从须髯竟也能看出王朝的兴衰。清代也如此。
须髯作为男性象征之一,在古代很受重视,在今天则是剃须刀的大市场。我自己就是络腮大胡须,可惜老婆不让留,三天刮一次,缺少了阳刚之气。无奈啊。
2、三国时期的审美标准是什么
1.在固有观念的影响下,胡子成身体重要一部分,不可随意割舍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在汉族人的传统意识里面,发肤是值得被保护的,要像捍卫自己的生命一样对待他们,否则不仅是对自己的不负责,而且是对父母的不尊重。
古人对待父母的情感非常不一般,孝道要求人们和父母相处的所有细节都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礼仪。对于头发的保护,男女是一样的,从小就要有这样的意识,一直到生命终结的那一刻,都不能伤害它的一丝一毫。
如果一个人到了落发的地步,那必定是遭遇了非常大的人生打击,大多数人走不到这一步田地。和女性不一样的是,男性还需要注重的是自己的胡须,这样的观念贯穿到很多时代。对于三国的人们来说,这种思想不仅是传统意识遗留下来的影响,而且有重要的审美成分。
在重视男性力量的时代,权力代表着一切,而男性是这些精神和物质产生的基础,所以对男性的所有一切都格外关注。这样的观念在明代也非常盛行,一些名臣们不仅有着良好的作风,而且在自己的胡子上格外用功。比如张居正,当时的人们不仅被他的才华和能力所吸引,而且被他的飘逸的胡须所折服。
2.审美存在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比头发来说,人们更容易做到的是对头发的保留和护理,它们的长度打理好之后至少不会影响男性的日常生活起居。
胡子完全不同,它生长的特殊部位,能把嘴巴严密地包括起来。这对需要一日三餐的人们来说是极其有障碍的物质,从护理难度上来看,如果一个人能被胡子留有不错的长度,代表着这个人拥有不错的耐心。
从主人对胡子的态度上面,可以反映出此人一定的耐力和心性。在各方面卫生条件并不是很便利的年代,一个人如果能长期地将自己的胡须养护好,那他自己必定是一个有着良好的忍耐力和非凡才能的人。
从这一点上看,古人把这个审美标准放置到对一个人的喜好上面,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后来的朝代有了护理经验之后,对待胡子就像梳理头发一样,把它们编织成一定的样式,这样不仅可以牢固它的形状,而且在不影响生长长度的情况下,更方便日常吃喝和洗漱。
从古人的观念当中,我们可以胡子和人的情感息息相关,而且很大部分出自对父母的情感。在很早的时候,男性们就有了一定的留胡要求。特别是当自己的父母不能继续陪伴自己身边的时候,他们会留起胡子来表达对父母的敬意和怀念。
父亲和母亲的离开,所代表的胡须是不一样的。对古人来说胡子分为不同的区域,嘴部的上下和左右部位都会长出胡子,而人们的鬓角部位也能长出来胡子。
每一个部位的胡子有特定的名称,所代表的个人情感也有很大的不同。这样的传统意识存在了上千年,对后人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以胡子的去或留来表达自己某一方面的情感,是男性常用的方式。由此看来,不管在哪个时代,胡子作为男性的伴侣,不仅影响着一个人的仪容仪表,而且富含着一个人的情绪,意志等各方面。
这几年邓超和孙俪夫妻两人,在事业上的发展一直很顺,但在空闲时间里,超哥和娘娘还是不忘把重点放在家庭中尤其是在有了孩子之后,邓超和
一种对美与丑所给予的评论态度。通常指在主客观的环境中,对事情或艺术品的美的一种领悟。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审美观是事情对立与统一
孟美岐的小鹿头像大家都有所关注,但是很多人都看着个头像都觉得有点眼熟。为什么呢?因为肯定是某位明星艺人她
最近李幼斌说娱乐圈畸形审美,他表示现在不少的演员拍戏的时候面无表情,台词说的我不好,让他觉得特别震惊。他称
最近小编有一个疑问,那就是历史上三国时期天天打仗,但是好像没有听说什么外族人入侵了,未必当时其它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对中原地区不感
最近很多人发现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情况,那就是这个三国时期诸葛家族三兄弟好像最后别灭族了啊,那么这个说法对不对呢?这诸葛家三兄弟
可能是因为地图造成的错觉,表面上魏蜀吴的面积差不多,但实际上蜀汉和东吴的实际管辖面积和人口远小于曹魏,人们会认为魏蜀吴三国差不
说到这个朱灵,相信大家应该都并不是很熟悉,毕竟他最开始的时候是袁绍的手下,不过后来在曹操和袁绍之间做选择,这个朱灵最后选择了曹操
最近很多人又提到了这个三国时期的人才凋零的情况,或许大家也都看到了,那就是三国时期还真的是人才凋零了,那么很多人要问了,这个三国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三国时期的事情,很多人也都问了,荆州这个地方一直有争议,那么这个地方如果拿今天的城市或者身份换算的话,应该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其实关于蜀汉无大将这个说法,其实就是因为当时的蜀汉,完全就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蜀国无大将,廖化做先锋”
说起三国时期的黑山军,相信看过三国的朋友们都不会陌生。其实说白了,黑山去就是一伙人多势众的三贼罢了。黑山军又可称之为“黑山贼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三国时期的谋士,那可是一抓一大把,不管是哪个势力,手下都是有很多谋士的。但是相比而言的话,三国时期排名前十
说到三国时期的谋士廖立,大家可能并不怎么熟悉,毕竟在蜀汉,大家了解的最多的可能就是诸葛亮了。毕竟他确实是太出名了,可是廖立就不一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 在三国鼎立时期,司马氏夺得了曹魏的专政,所以使得寿春的统帅先后发生三次反抗司马氏的兵变。但是这三次兵变都
说到公孙瓒,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了,他在三国里面的名气也是挺大的,虽然作为一个武将,经历的打斗场面并不是很多,但是对战的对象却都是三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吕布在三国时期那可是非常强悍的,几乎是无人能敌得的,尤其是在演义中,吕布的勇猛,当之无愧是第一啊。所以选择和吕
说到这个江东四杰,相信大家肯定都有所陌生,毕竟“江东四杰”这个称号确实没有其他的几个称号名气高,但是被称为就“江东四杰”的四个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司马懿这个人一直都是比较能忍的,一点都不锋芒外露,但是其实他作为曹操手下的谋士,为什么能够活那么久呢?毕竟曹操
说到关羽,大家对他的印象应该都是非常统一的,毕竟他确实是忠义的一个标杆啊。除了武功高强之外,他的忠义可是人人称赞的。那么除了关
最近很多人问这个三国时期东吴江东六郡的江东地区如果正确的换算的话,那么这个江东指现在什么地区呢?这个问题其实非常的专业,对这个
在我国历史上的三国时期,荆州在当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区,而且是一个超大的行政区域,其级别相当于现在的升一级行政区的级别,而且比现
了解三国的朋友们都直到,在后三国时期的武将们相比于前三国时期的武将,可以说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之上。前三分是猛将叠出如鳞次栉比,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