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圣公这个称号,很多人都还是非常尊敬的,这个称号所代表的的意义非同寻常,都是孔子后人,孔子又被人们认为是圣人,因此孔家后人自然也是很受人尊敬的。但是也有一些事情让人不能理解,明朝末期,在明朝还没有完全灭亡的时候,当时的衍圣公孔衍植,就首先站出来投降了清兵,后来剃发易服的时候,他也是率先完成了,这究竟是为什么?今天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儒家是最讲究忠的,儒家经典《左传》就有一句名言,叫做:临患不忘国,忠也。儒家另一部经典《礼记》中也有一句话叫做:苟利国家,不求富贵。忠于国家是儒家遵循的重要价值。
1644年,作为孔子圣裔的衍圣公却似乎忘了先祖孔子的教导,在清兵还未南下之时,就早早主动投靠了清朝,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当时的衍圣公名叫孔衍植,是孔子的第六十四孙,他是公元1621年袭封的衍圣公。作为孔圣人的后代,明朝自然对他是恩宠有加,每逢节庆,必有赏赐,崇祯三年,又加封太子太傅,这是文臣很少能在生前得到的荣誉,可见明朝对孔衍植之礼遇。
然而,清军刚刚入关还未南下之际,这位孔衍植就给清廷送去了一份表文,在表文中极尽阿谀谄媚之能事,称清军入关是普天同庆,顺治皇帝在北京登基是全宇宙拥戴,全天下歌颂,天下儒家名士,争先恐后的要去为清廷效力,他这个清廷的臣子怀着无比幸福的心情向顺治皇帝报告这个情况。这篇《初进表文》至今还保存在孔府档案中。
这其实是叛国行为,当时,北京虽然被占领,但明朝还未灭亡,南京还有一个影子政府,半壁江山还处在明王朝的统治下,包括孔衍植所在的曲阜,从法理上,孔衍植还是明朝的高级官员。还当着明朝的官,他就急着去向千里之外的外族新主子表忠心了。
那是不是清兵立马就要杀到了,他为了全家安全不得已而为之呢?似乎也不是,当时的清军还在与李自成的农民军作战,南下还要等到一年之后,孔衍植有充足的时间举家迁移。
这在历史上是有先例的,两宋之际金兵入侵,建炎南渡,当时的衍圣公不愿成为异族统治的工具而举家搬迁到了衢州,这也是孔府南宗的由来。
但孔衍植没有,他似乎已经洞悉了明朝最后的命运,早早地投靠了异族统治者,将祖先教给他的忠字抛在了脑后。
儒家是最讲究孝的,儒家经典《孝经》开宗明义就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为了遵循这一圣训,中原汉族男子往往束发,并不剃发。清军入关后,不顾汉族大臣“海内渐归混一,当以礼乐衣冠之治治天下”的呼吁,悍然下令在全国剃发,企图用屠刀强迫一个具有数千年礼仪文明传统的民族去接受征服者的落后习俗。
清廷的这一野蛮命令激起了全国的义愤,龙马君家乡常州府的一名书吏在抄写公文时,看到清廷的剃发令竟如此荒谬,愤而投笔,与十几万江阴乡民据城抗虏,誓不剃发,守城八十一日,最后全城军民百姓殉国,无一人投降。
可这位孔子圣裔孔衍植呢?剃发令一下,他立马向清廷上了《上剃头奏稿》,在奏折中他不顾廉耻地迎合清廷,表示坚决剃发易服,并说自己已经择良辰吉日,恭敬地设了香案,宣读皇帝的剃发令,与曲阜的地方官、五经博士以及各书院学录及府内属官,按照剃发令的要求都剃了发。
真是令人唏嘘不已。
孟子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意思是君子的品行和家风经过几代人之后就不复存在了,孔家就算门风再好,经过了数十代人,孔子的教行估计也剩不下多少了,所以,孔衍植数典忘祖如此,也没什么好奇怪的。然而国人出于对孔子的尊崇,礼遇了孔子后代两千年,孔衍植如此作为,实在是让人寒心。
现在有些人呼吁要恢复“衍圣公”制度,据说是为了文化的传承,从孔衍植的例子来看,实在是没有必要。
明熹宗天启元年(1621年),袭封衍圣公。
天启七年(1627年),加太子太保。
崇祯三年(1630年),晋太子太傅。
顺治元年九月初一(1644年),孔胤植上《初进表文》 表示自己愿意归诚清朝的意愿。内容如下: 万国仰维新之治;乾纲中正,九重弘更始之仁 率土归程,普天称庆 恭惟皇帝陛下,承天御极,以德绥民 瞻圣学之崇隆,趋跄恐后;仰皇猷之赫濯,景慕弥深……
顺治二年(1645),朝廷颁布剃发令,孔胤植率领族众威望族人率先剃发,并向清廷上奏了《剃头奏折》
清朝对历史上所沿袭下来的对孔家种种优待“俱应相沿”并“期于优渥”。孔胤植凡进京朝见,皇帝都遣迎劳,入朝,班列大学士之上。顺治三年(1646年),在都城太仆寺街赐第一座,计门、厅、楼、房一百多间。这就是北京的衍圣公府。卒年56岁。
明朝从立国之初,其正面北边先有蒙古,后有女真,变成明朝的仇敌。而在明朝的身后南方,先有倭寇,后有洋人,是明朝的安全隐患。终明一朝,一直
徐明朝,凤凰传奇歌唱者玲花的老公,二零一一年三月十六日,两个人在辽宁金州新区金元酒店举办结婚典礼,他并且也是TOM网音乐小编,知名音
八子为秦、汉皇帝侍妾称号。秦汉时期承袭了前朝的后宫体制,妃嫔的级别获得进一步细化。秦把后宫妻妾分为皇后、夫人、美人、良人、
清朝乾隆之前的统治者,收藏了众多玉玺,其中据说是有传国玉玺。这个所谓的传国玉玺,是秦朝秦始皇命令李斯将和氏璧雕刻成的。后来被子
朱元璋是明朝很有作为的皇帝了。朱元璋是明朝的思想家,谋略家,国防统领,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执政的时候对各个领域都开展了改革创
孔子被尊为“至圣”、“文宣王”、“素王”,又被誉为“天下文官祖,历代帝王师”,在后人眼里,孔子享受的尊崇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像这
韩流不喜欢小鲜肉,偏要风靡大叔控,这一现象在迎来诸多男星酷帅再出后变得更加明显了。李栋旭、孔刘等等,都是气质和状态超绝。尤其是
清代的官吏等级制度沿用了自汉魏六朝至今的九品十八级基本制度,每一品有正、从之别,如正一品、从一品。除此之外也有超品高官,官吏不
光绪帝不除掉慈禧的第一个原因就是慈禧不是那么容易杀的。皇宫里面戒备森严,而且她们吃的东西都是经过严格检查的,根本下不了毒。如
最先在努尔哈赤未创建大金的那时候,女真人称谓自家的女儿都能够格格相称。可是在努尔哈赤创建大金后,格格一称逐渐慢慢变的仅限贵族
农户起义军围攻京城。十七日晚,崇祯帝与随身宦官王承恩走上煤山也称万寿山,今北京景山,远眺着城外面和彰义门一带的连天烽火,仅仅哀声
1、黄岐山简历:清朝官员于小霞的简历?清朝时,于小霞为人正直,深受百姓敬仰。他的诗写得很好,他的对联也写得很好。他在担任三防总书记
又有影视剧翻车了?前段时间韩娱圈“文化挪用”争议还没有结束,近日就又出现了韩剧贬低中国古代人物的情况。最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清朝的太监,他们的这个职位可以说是清朝时期最底层。要么是伺候人的,要么就是干苦力的。所以这个太监也是分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传言“魏忠贤不死,明朝不灭”这句话,可能很多人都有听过吧?魏忠贤作为明朝的一大宦官,不仅仅排除异己,而且专断
提到魏忠贤,大家肯定都认为这个人就是一个奸臣,这一点确实是毋庸置疑的,毕竟魏忠贤这个人作为一个宦官,对明朝的政权又很大的影响。但
说到这个科举考试,在古代各个朝代的制度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制度比较完整,比如说唐宋时期,科举制度就得到了完善。到了明朝时期,科举制
最近很多人对明朝的七大疑案比较感兴趣,很多人也都问了,这个明朝的七大议案分别是哪些呢?还有这个明朝七大疑案的简介,下面小编给大家
明朝二虎的结局是死了。明朝二虎是《朱元璋》电视剧中的人物。这一部电视剧讲的是朱元璋从乞讨者布衣到开国帝王的传奇人生。这一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中国历史上,每个朝代的皇帝都是各种各样的,毕竟朝代不同,所经历的也都不一样。而且每个朝代所出现的人也不一样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明朝的开国六公的事情,很多人也都知道这个开国六公都有哪些呢?还有这个开国六公的简介又是怎么样的呢?对于这
最近很多人对明朝的开国六王很感兴趣,很多人也都问了,这个明朝的开国六王到底是谁呢?而且这个开国六王之首又是谁呢?话说这六王又是怎
如果把崇祯帝换成了朱元璋,那么明朝还有机会翻盘吗?答案是绝对能翻盘的,而且分分钟就给翻盘了。事实上明末的时候根本就不缺乏人才,
说到明朝的大将蓝玉,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毕竟明朝的“蓝玉案”可是非常的出名。最后被朱元璋诛杀众多。然而这个蓝玉作为一名大将
说到这个古代侍卫的佩刀,大家应该都又见过吧?不管是哪个朝代,侍卫身上都会随身携带一把刀。然而这个刀基本上都是正着带的,这样方便拔
明朝时期根本矛盾在于土地一直在不停的集中当中,富人阡陌百里,穷人无立锥之地。明初,为了发展国力,获得士大夫的信任。为贫困学子提供
最近不少的人对清朝的水师很感兴趣,很多人也都问了,这个清朝的水师提督是几品官员呢?假如拿今天的官职来换算的话,这个清朝的水师提督
说到和亲这个事情,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在古代是非常正常而且盛行的一件事情。毕竟在古代,皇帝为了能够和邻国达成很好的协议或者是发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明朝的100步比较的感兴趣,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明朝的100步等于多少呢?还有这个明朝的100步相当于现在的多米呢?这些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明朝的水师很感兴趣,很多人也都问了,这个明朝水师的官职都是怎么样的呢?还有这个明朝的水师的编制又是怎么样的呢?这
最近很多人对明朝的17位皇帝很感兴趣,那么很多人要问了,这明朝的17位皇帝分别都有谁呢?还有这明朝的17位皇帝如果要记的话,那应该怎么
说起我国历史上的明朝,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是我国封建王朝当中最后一个汉人王朝。多明朝比较了解的朋友们都知道,明朝期间总共有个
最近不少的这个人也都在说这个天子守国门的相关问题,这句话非常的振奋人心,很多人也觉得很有意思,也想知道这句话的具体情况,比方说这
最近不少的这个人对明朝的皇帝比较感兴趣,很多人也都在问,这个明朝的16位皇帝都分别有谁,下面小编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介绍,话说这个明朝
朱元璋称帝后,曾立下规定宦官不得读书写字,也不能干预朝政。然后,这些规定并没有维持太久,因为朱棣能坐上皇位,宦官起到了比较关键的作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明朝的领土的事情,很多人也都说了,明朝的领土话说是有接近4800万平方千米的,那么这个说法是不是对的呢?如果真
最近不少的这个人也都在在明朝的疆域图,其实大家也知道,明朝疆域图是发展的,明朝前期疆域图和中期还有末期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今天
最近不少的人都在问这个明朝的真实国土面积,大家或许也都发现了,那就是很多人在网上吹的什么这个明朝竟然有4000万国土面积完全就是
最近很多人在说这个明朝人口还是比较多的,但是具体有多少一直没有比较准确权威的解释,都是在猜测,所以数据都是预估的,最近很多人也都
关于清朝最后三代皇帝,分别是同治帝、光绪帝和宣统帝。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历史上,皇帝的子嗣一般都是有很多,毕竟一个皇帝的后宫佳丽可
鸦片战争的失败,使得清朝逐渐成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此后清廷并没有因此推行改革,反而继续延续闭关的保守策略,直到第二次鸦片
反应清朝时期的清宫剧相信大家也看了不少了。在剧情中,我们经常能听到将军、都统、提督和总兵这样与军队方面相关的职位。大家有没
满清入关后,为了防止自身汉化,一次又一次总结蒙元失败的教训,别落得跟元朝不到100年的下场。因此入关后,要求汉人剃发易服的野蛮政策,
说到清朝的灭亡,大家应该都知道,这个只是一个过程,但是这个过程的开始是从什么时候呢?很多人认为是乾隆时期过后导致了清朝慢慢走向衰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一件事情,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那就是很多人都在说这个清朝的人到现在还有没有活着在的,这个问题其实问得还是比较有
最近在网上有听到一句话,那就是说这个明朝有很多这个国策,比方说这个不割地、不赔款、不纳贡,还有这个不合亲,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古代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明朝时期的疆域图,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明朝时期的疆域图还是比较给力的,因为非常的大,那么到底有多大呢?话说前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明末崇祯时期的这个疆域图,这个崇祯时期的疆域图还是和其它时期的疆域图有很大差别的,那么很多人想知道具体
明光宗朱常洛,不知道大家了不了解,可以说他是整个大明王朝200多年来存在感最低的皇帝,因为在位时间太短,即位和去世前后只有一个月,所
最近不少的这个人也都在说这个明朝卫所的一些情况,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明朝的卫所还是有非常多的讲究的,而且在明朝事情地位非常的重
我国古代自西周以来,就有了谥号制度。谥号的作用是对这个人的一生做一个总结,有好有坏。唐朝时,大臣们认为用三言两语概括皇帝的丰功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明朝时期的锦衣卫很感兴趣,很多人也都问了,这个明朝时期的锦衣卫的官职到底要怎么去看呢?他们都是怎么构成的呢?下面
最近很多人都在问这个明朝时期各个省的人口有多少人,也就是具体多少人,这个问题其实有点点复杂了,因为大家也都知道明朝那么长,在历史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明朝时期的九大边军的事情,很多人对这个明朝时期的九大边军也非常的感兴趣,很多人也都说了,假如我们来做个对比
最近不少的这个明朝九边重镇非常感兴趣,其中问得比较的多的问题就是明朝九边重镇是具体指哪些地方,还有这个明朝九边重镇的兵力部署
说到明朝的皇帝朱由检,大家应该都知道,他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在当时的明朝,可以说是宦官泛滥,而且官宦当政,最有名的就是魏忠贤了。然
说到这个魏忠贤,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这个人的名字在历史上可是非常出名的。对于魏忠贤,大家都知道,他是明朝末期的宦官,在朝中的地位
丧家之狗,顾名思义,就是失去家人的狗。这显然不是一个用在人身上的好词,一般是形容人很狼狈时候的样子。春秋时期,一个郑人用这个比喻
最近很多人非常的好奇崇祯皇帝是怎么死的,其实吧这个问题还是比较简单的,因为稍微懂一些这个历史的人还是知道的,崇祯皇帝其实就是自
最近很多人问这个崇祯皇帝死了之后,是不是这个明朝后面就没有皇帝了,毕竟大明朝在这个时候已经亡了啊,所以很多人也都非常的好奇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