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说到三国,很多人都会不由自主的将刘备看作是正统,而曹魏则是篡权的代名词,刘备仁义、忠厚,是最适合继承正统的人,而曹操就是奸诈、枭雄的代名词,一正一反,显而易见。但其实,将刘备看作是正统的行为,是从南宋时期才开始的,也就是说,其实在南宋之前,一直都是曹魏才是正统。那么为什么在南宋时期会出现这样的变化呢?这一时期发生了什么事情,让曹魏从正统变成了篡位呢?
至少在宋朝之前,各朝代的史书基本上都是以曹魏为正统的。原因其实说复杂就复杂,说简单也很简单。因为三国志成书是在司马氏建立的晋朝,而晋朝的江山是从曹魏手里篡夺来的,如果不承认曹魏的合法性,司马氏的合法性自然也就不存在了。所以,从三国志开始,都是以曹魏为正统,来叙述三国时期的历史。
而从曹魏时期开始,就以正统自居,把蜀汉和东吴都视为分裂割据政权。在刘备死后,曹丕就曾经让王朗、陈群等人给诸葛亮写信,目的就是让蜀汉自去帝号,称臣称藩,诸葛亮一开始没有理会,后面专门写了一封公开信作答。这就是《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和王司徒阵前嬉戏的桥段的由来,也就是曹魏的诱降攻势。
当然,曹魏这么干,也不是毫无来由的。在曹操死后,刘备曾经派人以吊祭的名义去见曹丕,但是曹丕认为刘备是“因丧求好”,很不愿意,就拒绝了刘备,没有接待,让边境接了书信就把来使送走了。刘备这次写信给曹丕,其实就是想照猫画虎,先和曹丕搞好关系,为伐吴做准备。孙权在偷袭荆州之前,就先给曹操奉表称臣了。
所以曹魏始终不承认刘备和蜀汉的正当性。从曹魏自己的角度来看,这当然也是成立的。毕竟曹魏的皇位是汉献帝通过禅让程序交给他的,这是皇权转移的合法程序,而刘备称帝只是下属拥戴,没有什么正当性。东吴就更不用说了,孙权曾对曹操称臣,后来又对曹丕称臣,一直到曹丕死后,孙权才正式称帝,是毫无疑问的割据政权。
在曹魏的正式文献里,对蜀汉也一直称为蜀,而不称汉。蜀汉这边当然就不一样了,不管曹魏把他们叫什么,他们都是以汉朝正统自居的。江山是高祖打下的江山,汉献帝没守住,其他高祖子孙谁都有资格也有义务重振汉室。所以,在蜀汉这边,一直把曹魏视为篡权夺位的汉贼。这也就是蜀汉说的,王业不偏安,汉贼不两立,曹魏就是贼。
经历了短暂的统一之后,西晋就在八王之乱和五胡之乱的内外打击之下,不得不渡江南迁,衣冠南渡,也就是后来的东晋。东晋虽然局面也已经很糟糕了,但毕竟在五胡十六国那样的时代里,还是个汉人政权,又是皇室正统,所以后来大多数也都是承认东晋的正统地位的。加上北魏早期曾经东晋有往来,所以东晋的正统地位并没有太大的问题。
隋朝的政权是篡夺北周而来的,也灭了南朝最后一个汉人政权南陈,但隋朝也承认东晋的正统地位。到了唐朝修订晋书的时候,仍然还是坚持曹魏、西晋、东晋这样的正统叙述,但同时也为北魏另外修订了史书,等于也承认了北魏的历史地位,所以东晋的正统地位其实已经有些动摇了。在晋书中,唐太宗嫌主持修书的大臣对司马氏还不够黑,干脆自己下手亲自写了评论,把司马氏黑得一塌糊涂。
即便如此,唐朝也不否认三国时期曹魏的正统地位。但司马氏的正统地位既然动摇了,连带的自然也会影响到曹魏的正统地位,对曹操的非议也就越来越多了,对刘备的同情也开始逐渐盛行起来。也是在这个时期,对王朝正统地位的认定标准也越来越严谨,对禅让的质疑也越来越多。
对曹魏正统性的彻底质疑出现在宋朝。虽然赵匡胤也是从孤儿寡母手中夺取的政权,但毕竟是他完成了统一,消灭了持续多年的封建割据状态。到了南宋,这个问题就更加突出了,因为为蜀汉的正统性辩护,就是为南宋自身的合法性辩护。南宋也对金国称臣了,如果按照之前的正统叙述,那么金国就成了正统,南宋就不是了。所以从南宋开始,特别强调蜀汉的正统性。之后元明清也基本上延续下来了。
按理来说蜀汉政权要更被世人所承认才是,但事实上历朝历代均以曹魏政权为正统,只有南宋才认为蜀汉是正统,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虽说,曹丕的确是控制了汉献帝,使其无奈之下通过“禅让”的方式,将天下交与曹魏。但是再怎么样,也是汉献帝本人亲口同意这么做的,所以曹魏政权是符合中国传统规则的。大家都知道是被逼迫的让位,但客观来说,曹魏政权也算是正统的。
而刘备呢?就有点尴尬了。他虽然自称是汉景帝之子刘胜的后代,但是历史根本无法考证。因为刘胜的子女众多,《史记》里面记载,刘胜好色,其儿子和亲属加起来竟然有120多人,所以冒充刘胜的后代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就算刘备是刘胜的后代,但自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以来,刘胜的后代被不断地削减权利,直到刘备父亲这一代,也只不过是做了一个县城里的小官罢了,刘备的家族在很早的时候,就和皇室的联系不是那么密切了,从一定角度上说,刘备顶多算得上是汉代皇室的一个“远方亲戚”罢了。就算刘备再怎么和汉代皇室有关系也好,下一任皇帝也轮不到他当,因为当时有很多东汉皇室比刘备要更有资格当下一任皇帝,他们可比刘备离权利的巅峰近很多。
所以出于以上的一系列考虑,历朝历代更加认定曹魏政权才是正统,在客观程序上,曹魏可比蜀汉有资格多了。那为什么南宋要一口咬定蜀汉才是正统呢?
我们也知道,南宋的建立是处于战乱之中,靖康之变后,康王赵构被迫南下,后来在南京应天府建立了南宋。虽然当时的金国和南宋达成了协议,但双方一直都在僵持着,金国对南宋虎视眈眈。
面对这种局面,为了避免金国出现篡位的情况,当时在宋朝流行的以朱熹为首的理学提出,只有和天子具有血缘关系的,才是正统。如当局皇帝“禅位”于毫无血缘关系的外人,都是不合法的。这个主张,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当时的南宋政权,也代表着南宋的主流思想发生了转变,所以南宋认为三国时期的蜀汉才是正统也就不足为奇了。
可见,每个朝代的历史观点,都会受到每个朝代的政治方针的影响,说到底不过服务于每个朝代的统治罢了,是对人们的一种思想洗礼。所以我们在翻阅史料时,一定要多留心这些史料产生的朝代,结合时代特征,理智地看待史书典籍,才能正确地判断历史,历史的真相,才会浮出水面。
大家都知道,古代帝王登基,都非常重视名分。若是名不正言不顺,反对者就有可能会以政治改革的幌子向其帝位发动冲击。事实上,每逢天下大
众所周知,成吉思汗是中华历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开国之君,他一生征战无数,且几乎战无不胜,在亚洲和欧洲都留下了其征战的痕迹和威名。成
北宋的都城在河南开封,南宋在浙江杭州,北宋拥有的一些北方土地,到了南宋也都变为了金国的领土,而且南宋朝廷比北宋更注重军事实力的发
宋代的商品经济的发展最先是农产品的商业化,此外是各类原材料加工的手工业,如坑冶业等都极大的扩大了运营规模。生活用品的小作坊手
在《三国演义》中,刘协自小就作为傀儡皇帝生存着。佞臣换了一个又一个,最后曹操坐上丞相,才稳定下来。可是曹操却不是为了做丞相而稳
北宋是由赵匡胤创建的定都城开封并为东京汴梁,北宋微宗当政的25年时期,社会发展杂乱,大地主们放高利贷,六贼掠夺鱼肉百姓,金太宗借机派
三国,群英并起,各界诸侯国为造就霸业使尽各类方式,在这期间有人名落孙山消失在历史长河,也有人功成名就成为一方霸主名垂千史,他们的故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刘备在一开始的时候并不是诸侯国的首领,毕竟刘备刚开始是到处投靠人,同样也投靠过曹操的旗下,但是后来刘备在曹操
说到刘备临死的时候托孤,大家应该都知道,当时刘备托孤给了李严和诸葛亮,这两个人都是蜀汉的大臣,然而刘备把非常重要的兵权交给了李严
说到张鲁这个人,可能有些人并不熟悉,再三国中,刘备夺下益州之后就有打算要把张鲁给拉拢过来。可是没想到的是,这个张鲁直接投降到南下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刘备这个人,从一开始的时候,他就称自己为“刘皇叔”,对外宣称自己是皇室的后裔。但是即使是如此,刘备的前半生
看过三国的朋友们都知道,刘备借着截击袁术的时机向曹操请求出战,于是刘备就逃出了曹操的控制。直到杀死了车胄算是彻底跟曹操撕破了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们对于刘备“借荆州”这一段肯定不会陌生了,相信很多人都有所耳闻,刘备和孙权因为此事而结成了盟友关系。不过在
说起刘备,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三国时期蜀汉的君主,是汉献帝刘协的皇叔。但是刘备却比较特殊,虽然贵为皇叔,但是却是织席贩履之徒,说
三国中刘备这个人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毕竟这个人可是在三国非常出名的,而且作为蜀汉的领头人,很多人其实对他都非常的崇敬。但是在
说到刘备在三国的身份,大家应该都非常清楚,不仅仅是蜀汉领头人,更是一名英雄好汉,人人都非常敬重的。可是刘备的两个女儿被曹操的侄子
刘备入川打刘璋,为何不带上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他们?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留下来看家的那些人都是从外地带过来的老班底了,主
说到刘备,在三国历史上一直都是非常受争议的人,而且他的名气非常大。毕竟是蜀汉的领军人物。可是历史上对于刘备这个人物的评价有的
说到三国中刘备和陶谦的故事,可能大家都知道这个刘备三次拒绝陶谦让的徐州吧?不得不说,这个故事确实是非常出名,对于刘备的这个做法,很
说到这个水镜先生,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他可是三国里面的一位隐士,完全不和世俗同流合污,但是这个水镜先生叫司马徽,所以按道理来讲的
说到刘备临死前,大家都知道他是托孤了诸葛亮,毕竟刘备希望诸葛亮能够好好的辅佐刘禅,但是同时也说出如果刘禅无所作为,您就要替代他这
刘备有四个儿子,最大的一个是养子刘封,也就是说,不是他自己的。后来刘备在立太子的时候,关羽说刘封不是亲生的儿子,不适合继位。刘封因
赤壁之战对于曹操、刘备、孙权三方来说,都是一大转折点。吴蜀联军在赤壁之战重创曹操后,刘备拿下部分荆州,然后对益州发起攻势。另一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刘备在登记当了皇帝之后打造了八把宝剑,这个宝剑虽然不是什么传世神器,但是毕竟是刘备自己亲自打造的,所以质
最近很多人对历史上一些朝代出现的中兴局很感兴趣,很多人也都问了,这些中兴什么的也还是非常非常多的,那么这个宋朝有没有出现什么中
说到这个邓艾,可能有些人并不知道他是谁,在三国时期,他可是曹魏灭蜀的功臣。对于曹魏来说,邓艾就是一位大将。也正是他最后兵临城下迫
关羽虽然名气大,但他性格有些傲慢,不易与他人相处。其实三国中有不少人内心是不服关羽的,他们有些和关羽有矛盾,有些是觉得关羽名不副
在刘备账下谋士中,往往有一人常被忽略。在他的帮助下,刘备先是夺取益州,后又拿下汉中,是刘备最为信任和重用的人士。而且此人还有一项
喜欢看三国的朋友,大概都会为陈宫感到不值。他是个有大才的人,却没能遇上明主。一个曹操让他觉得三观不合,一个吕布更是扶都扶不起来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刘备在白帝城病危的时候,在临死之前召集了诸葛亮和李严托孤,而且是将军国大事全都交给了诸葛亮。对于这个托孤,李
说到三国里面孙权借给刘备荆州这个故事,相信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对于这个故事,看上去孙权借给刘备荆州,但是实际上是孙权必须要和
其实刘备的识人能力还是非常不错的,不输曹操、孙权。不过再厉害的人,也会有失误的时候,有朋友认为刘备一生错看两人,其中一人害死关羽
说到陈宫这个人,大家应该都知道,他最开始是曹操的谋士,不过后来因为曹操的绝情离开了,后来就投靠了吕布。但是对于这个事情,陈宫本来完
说到三国里面的刘备,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作为蜀汉的主公,确实是人尽皆知。但是在称王之前,刘备也是投靠过别人的,不过最后还是自立称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刘备和诸葛亮之间的关系,诸葛亮可是刘备三顾茅庐请出来的,而且诸葛亮可是在三国中最耀眼的存在,而且基本上是
说到三国时期刘备这个人,不得不说,大家对他的名字基本上都是非常熟悉的,而且在历史上关于他的战绩或者是故事都是非常精彩的。不过对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就开局不利,其原因和马谡有直接关系。诸葛亮其实也知道马谡刚愎自用,但没想到他会在如此关键的时间点上,犯下低级错
说到诸葛亮和刘备之间,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三顾茅庐了吧,毕竟这个故事在三国历史上可是非常出名的。既然刘备愿意花这么多的心思请诸
说到张飞的儿子张绍,他是蜀汉的大将,刘备死后,就跟随了刘禅。但是作为蜀汉的人,而且还是名将张飞的儿子,为什么最后张绍会投降自己的敌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东汉末年的时候曹魏的政权可是非常的稳定。不过对于曹操来说,司马懿可是非常忠心的。但是除了曹操和曹丕之外
吕布败给曹操后,曹操还在犹豫是否要杀吕布,毕竟吕布武艺高强,而曹操又是爱才之人,所以一度陷入纠结当中。此时,刘备一句话点醒了曹操,曹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这个南宋被蒙古灭国那可真的是非常凄惨啊,在南宋后期的时候,蒙古的骑兵到处征伐,灭掉西夏和金国之后,就把矛头
说到三顾茅庐这个故事,大家肯定都非常熟悉了,毕竟这个故事在三国里面太经典了。也正是因为刘备的三顾茅庐,才请来了诸葛亮。但是话说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夷陵之战结束后,孙权可是战胜了刘备,当时就想要派陆逊去乘胜追击刘备,但是刘备并没有回成都,而是驻扎在白帝城。
我们经常会听到一句歇后语: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说起徐庶这个人,这是三国末期的一位名士,也是刘备成功起义,能够最终建立蜀国的重要谋
说到这个吕文焕,大家可能并不是很熟悉,他是南宋后期的将领。在宋蒙的襄樊之战任宋朝的守将。在南宋和元军对峙6年之久,最后吕文焕却
绝对不会杀关羽,因为丢荆州、丢麦城,关羽有错,但非战之罪!按演义里面的故事设定,刘关张三兄弟亲如一人,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是人人称道
说到三国将领田豫,他是在刘备投奔公孙瓒的时候加入到刘备的阵营中。但是在刘备阵营的这段时间,田豫也是有很多想法,所以才有了后面投
说到南宋的抗金名将,大家肯定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岳飞吧?但是出了岳飞之外,还有一位名将,那就是吴玠了。如果说岳飞是中原战场的传奇,那么
三国中,曹操手上出色的文武大臣最多,他也是最不用担心自己会人才枯竭的一方,想必这点会让刘备和孙权感到羡慕。那曹操重用的将领,基本
曹操本有机会完成全国一统,但是赤壁之战和汉中之战的失败,使得曹操生前没能达成这一目标。三国鼎立局势成型后,虽然曹魏实力要强于吴
说起三国时期的夷陵之战,相信看过三国的朋友们都不会陌生。夷陵之战刘备惨败,其原因并不是因为刘备无能,而是因为“太能干”了。作为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三国里面的赤壁之战,这场战役可以说是在三国历史上都非常出名的,刘备和孙权联合对抗曹操,曹操战败。而且就因为这
曹操用人只有四个字“唯才是举”,只要是能力突出者便可得到提拔和重用,也正是因为如此曹操身边的人才才能络绎不绝,和东吴、蜀汉相比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刘备所带领的蜀汉,在前半生的时候基本上都是颠沛流离的,而且经历了很多次的失败,这是大家都有目共睹的。刘备
说到刘备,大家都知道,他的实力一直都是非常不错的,毕竟他的手下还是有很多厉害的人物。那么关于刘备的全盛时刻,他所带领的蜀汉到底有
从结果来看,荆州的确是丢在了关羽手上,那蜀汉是否还有其他将领更合适守荆州呢?有朋友提出,如果刘备派赵云担此重任,结果会不会更好一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宋朝是分为北宋和南宋的,但是据了解,在北宋和南宋之间还有一个朝代,但是因为时间太短了,所以就直接忽略不计了,所以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三国时期,刘备攻打孙权的东吴可以说是非常的仇恨啊,刘备不管怎么样都要把孙权的东吴给打下来。但是关于这
廖立是三国时期,刘备身边非常重要的谋臣,诸葛亮对廖立都有很高的评价,称他是一位奇才。不过廖立的知名度不算很高,在蜀汉远远不如诸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