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要到了,又有多少人会想起“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千古绝句呢?《清明》中的这句绝句很好的勾勒出了晚唐清明时节的风貌,颇有给人凄清之感。仿佛自古以来,清明节便是一个自带清冷哀婉背景音乐的节日,总与祭祀、怀念相关。清明节是怎样来的?古人又究竟是怎样过清明节的呢?
1、清明节的由来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国人从先秦时代便极重视祭祖活动,这也是清明节的文化源头。但在秦汉时期,我国并没有官方规定的祭祖节日,更谈不上有清明节。事实上,两汉时“清明”仅仅是一个普通的节气,西汉前期《淮南子》中记有清明节气:“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东汉崔寔的《四民月令》中则记“清明节,命蚕妾治蚕室”,将其完全作为农业时令对待。
清明节真正走上节生巅峰,成为盛大的节日,是在兼并了上巳、寒食这两个古老的节日之后。
上巳节是上古时期极重要的节日,早在春秋时期便已出现,“三月上巳,之溱、洧两水之上,招魂续魄,秉兰草,祓除不祥”。这一天先民要来到水边祭祀、沐浴拔楔(带有驱邪的巫术仪式),青年男女在这时嬉戏择偶,其乐融融,“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孔子弟子曾皙言志时也将上巳“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作为乐事。
魏晋时,上巳节正式定在每年的三月初三,这时有钱有闲的士族常会去水边玩一种高端游戏——曲水流觞,而正是东晋永和九年的上巳节,王羲之写出了垂名千古的《兰亭序》。唐代上巳节是全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唐德宗把它和重阳、中和 (二月一日)并称“三令节”,足见对上巳节的重视。每逢上巳, 皇帝要在曲江大宴群臣 ,作曲水流觞之会, 并且还要拿钱物赏赐文武百僚。民间的上巳节更是多姿多彩,男女争相来到水边祓禊饮宴、现场交友,繁盛非常,“彩幄翠畴,匝于堤岸,鲜车健马,比肩击毂”,杜甫笔下杨氏出游也是在上巳“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寒食节在农历三月,上接上巳,下连清明。相传寒食节是因为晋文公欲逼功臣介子推出山做官,放火烧山误将介子推母子烧死,为此而立。传说毕竟只是传说。寒食节实际起源于上古时期“改火”的风俗:上古时期生产力落后,人们崇拜火神,认为发生与火有关的灾难是由于久燃不熄的旧火作祟,需要定期熄灭旧火,过一段时间选择新树再次钻木取火,方才能趋吉避凶。在新旧火交替时,只能吃冷食,故而称为“寒食节”。
早在西周,政府便令专管取火的小官摇着木铎在街上下令禁火,“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汉代寒食节并不普及,多在北方流行时间长短各地亦不相同,山西太原地区甚至长达一个月,使得“老少不堪,岁多死者”,直到东汉周举出任并州刺史方才禁绝这一陋习。
唐人对寒食节甚是重视,朝廷明令寒食禁火三天,直至三天后的清明节方才重新开火。也正是在唐初,寒食节扫墓祭祀成为习俗,烧纸钱也成为普遍行为,白居易便曾写到“丘墟郭门外,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身在远方不能回乡者,往往临水遥祭“远人无坟水头祭,还引妇姑望乡拜”。
然而生性浪漫的唐人在悲痛的祭祀过后,往往会立刻在墓园设宴狂欢,上一秒哭成狗下一秒吃成猪,政府对此头痛不已,严令禁止唐人坟头蹦迪“寒食上墓便为燕乐者,见任官与不考前资,殿三年,白身人决(责打)一顿”,然而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下梁不正上梁必歪,下令禁止墓园欢宴的皇帝其实是最“嗨"的,在寒食节宫里设冷食宴请重臣,狂欢从早到晚,并给全国公务员放假七天,民间取消宵禁,百姓可以彻夜游玩。
唐代上巳、寒食、清明三节相连,逐渐融合“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到了宋代,理学家宣扬“存天理灭人欲”,带有原始野合色彩的上巳节一蹶不振;寒食节要吃冷食扫墓,不似踏青的清明节般受欢迎,二者逐渐被清明节合并,清明成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到了明清,清明节渐趋今日模样:“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
2、清明节的习俗
2.1、扫墓祭祖
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为习俗。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于是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节俗传统。按照习俗,祭扫的顺序首先是要将墓园打扫干净,其次是祭祀,一是寄托哀思;二是与先人相感,因为山有灵而无主,先人有主而无灵,与先人相感可以更好地得到山川的灵气。按照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修整坟墓,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2.2、踏青
踏青也叫踏春、探春、寻春、春游。清明前后正是“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柳临风”的季节,春风和煦,风光满眼。人们到大自然去欣赏和领略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一抒在严冬以来的郁结心胸,放松身心。
2.3、插柳
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谚语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的说法,说明清明折柳在旧时是很普遍的习俗。据说柳枝具有辟邪的功用,那么插柳戴柳不仅是时尚的装饰,而且有祈福辟邪之效了。清明插柳也可能跟过去寒食节以柳枝乞取新火的的习俗有关。今天看来,随意折取柳枝是对树木的一种损害,我们不提倡哦。
2.4、牵钩
“牵钩”是古称,其实就是现代的拔河运动。据说春秋时,楚国为了进攻吴国,以牵钩这种运动来增强人民的体质。它主要是以一根麻绳,两头分为许多小绳,比赛时,以一面大旗为界,一声令下,双方各自用力拉绳,鼓乐齐鸣,双方助威呐喊,热闹非凡。
2.5、放风筝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放风筝是清明节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将其病况写或画于扎制的风筝上,用线系着风筝在空中放飞,让它飞至高空就拉线剪断,疾病灾难便会随着风筝一起飞走。后来,风筝亦逐渐发展成广为流行的郊游娱乐活动。
2.6、荡秋千
秋千最早叫"千秋",相传秋千为春秋时齐桓公从北方民族山戎所传入。汉代以后成为清明及其它如端午节、寒食节等节日的民间游戏。秋千最初是用一根绳子,以手抓绳而荡,后发展成于木架上悬挂两绳,下拴横板而成。
2.7、射柳
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据明朝人的记载,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
2.8、蹴鞠
蹴鞠,就是现在足球的前身。球皮是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相传蹴鞠早于商代已有,战国时期流入民间,至汉代更成了军中用以练身习武,并列于兵书。
2.9、斗鸡
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我国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是民间斗鸡,连皇上也参加斗鸡,比如唐玄宗就非常喜爱斗鸡。
2.10、蚕花会
“蚕花会”是蚕乡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过去清明节期间,梧桐、乌镇、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项民俗活动。其中以洲泉的马鸣庙和青石的双庙诸的蚕花会尤为精彩隆重。马鸣庙位于洲泉镇西,在当地有“庙中之王”之称,每年蚕花会人山人海,活动频繁,有迎蚕神、摇快船、闹台阁、拜香凳、打拳、龙灯、翘高竿、唱戏文等十多项活动。这些活动有的在岸上进行,绝大多数在船上进行,极具水乡特色。近几年乌镇香市活动中的蚕花会,仅有迎蚕神、踏白船、翘高竿等几个项目,也是十分热闹。
2.11、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发端于清明戴柳插柳的风俗。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全国首部“真人+CG”的国风动画《故宫里的大怪兽》第三季《莫奈何的谜题》收官。该剧从一个平凡小学生李小雨(裴佳欣 饰)无意中捡到
每一年的平安夜还没到,一个叫做“平安果”的东西已经开始在人们的手中悄然传递着。这个叫做“平安果”的东西,其实就是我们日常吃的
由北京优酷科技有限公司、欢瑞世纪(东阳)影视传媒有限公司、深圳市中汇影视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出品,万达影视传媒有限公司、方特
今天被古尔邦节的事情刷屏了,但是作为中国人并不知道这个古尔邦节到底是什么节日了,但是看名字应该是国外的节日,所以这个古尔邦节到
说到这个中国的传统节热日,其实也还是比较多的,像大家比较熟悉的春节,清明节,元宵节,大家也有不熟悉的什么这个上巳节,中元节,当然了也不
传统节日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中国传统节日多种多样,是我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
中华传统节日多种多样,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得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得“历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
根据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为便于各地区、各部门及早合理安排节假日旅游、交通运
清明节简介 清明节,英文标准译名:Tomb-sweeping Day或者Pure Brightness。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的阳历四
腊八腊八,大家都知道有腊八节,但是很多朋友们都不知道腊八节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吧?那么腊八节是哪个民族的传统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是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那么在2017年清明节高速免费吗?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下吧。 2
清明节乃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有中国的法定节假日,那么很多嫁出去的女儿想知道这一天能不能会娘家,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
清明节就快要到了,有很多人说清明节不能理头发,这是真的吗?清明节为什么不能理发吗?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吧。 清
清明节能说节日快乐吗?有的人说可以,有的人说不行,清明节能说节日快乐吗?这个问题很富有争议,那么下面就让我们来看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4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
明日全国哀悼,部分电视剧排播暂停。国务院发布公告,2020年4月4日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在此期间,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
古代清明节这天,在食物上也有一些特定的习俗。因为寒食节的一些冷食是被移植到了清明,所以北方地区会有在清明吃冷食的习惯,而南方主
清明节有一项习俗是放风筝,那很多朋友并不理解,为什么清明这天要放风筝呢?其实在古代,风筝被称为“神灯”,因为风筝可以飞得很高,距离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这个寒食节在很早就有了。但是这个节日在三国时期的时候,就直接被曹操给取消了。主要是当时还是在过清明
说起清明节,这眼看又要到了。清明节有着多种称呼,也可以称之为行清节、祭祖节、踏青节和三月节。清明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兼具着人文
说起清明节,也可以称之为踏青节或冥节等等,在中国文化节令体系中有着非常独特的地位,数千年来,一直都是中华民族的重大纪念日。那么大
中国数千年文化,博大精深,传统节日也是各种各样的,种类非常的多。这些传统节日也是中国悠久历史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千年文化长期
说起清明节,那就不得不提起寒食节,这是我们很多人普片的认识。很多人都会认为,其实寒食节就是清明节,其实不然,两者之间还是有区别的。
说到清明节,大家应该都了解,在这样的日子就是去祭祀扫墓的,也就是所谓的上坟。毕竟清明节可是我们传统四大祭祀节日之一。那么在这样
清明节马上又要到了,这是我国文化自古以来重要的传统节日,已经拥有着千年的历史,在我国文化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低微。随着清明节到来的
清明节将至,关于清明节也是有着很多各种各样的话题的。今天吾爱诗经网小编就来跟大家聊一聊清明节。清明节本身就是节气的名字,其实
又是一个清明节即将到来,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清明节已经与“扫墓”“祭祖”这类的词眼组合在了一起,似乎清明节除了扫墓就再也没有其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往后还有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这五个节气。所谓的二十四节气其实就是根据地球在黄道上的位
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马上就要来到了,霜降是秋季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入冬的一个过渡节气。在我国古代文化当中,将霜降分为了三候,这
一年一度的冬至快要来临了,这是农历24节气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同时也是咱们中国民族中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为冬节,冬节在古代被看
在农村,冬至节气之后数九开始,也就是一年中最为寒冷的时间到了。众所周知,大寒是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第二十四个,也就是最后一个节气。那
二十四节气中的小雪马上就要到了,天气也是越来越寒冷了。在《群芳谱》中有说到:“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由于雪还
每年的12月初6-7号的样子,就是24节气当中大雪的到来。大雪是24节气当中第21个节气,同时也是冬季的第3个节气,它的到来就意味着一年的
中国有句老话:“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是每一个新年当中的第一个节气,这个“立”字便是开始的意思。立春了,也就意味
如果说立春是春天到来的序曲,只是春意萌发的时候,还会乍暖还寒的话,那么雨水肯定就是进入春天的变奏乐章了。在雨水时期,是完全可以感
清明节马上就要到了,很多人印象中的清明节,都是很多人去扫墓、祭祖,所以很多人认为,清明节就是一个与祭扫有关的日子。的确如此,清明节
最近很多人都在问一个历史冷知识,那就是我们中国传统节日里面有一个节日叫这个聪明节的,那么这个节日到底是哪一个传统节日呢?这个
大家应该听说过在西方有一个宗教,叫做拜火教,这个宗教是在基督教诞生前在欧洲最具有影响力的一个宗教。其实像这种类似的宗教形式,在
在中国古代传统当中,床头一般都是朝着西边的,正式所谓的“人睡觉头朝西,死人睡觉头朝北。”古代的这一迷信说法一致流传到了先进,以至
在以前的一些老房子,经常会看到在大门两边的木板上一左一右的贴着门神,象征着守卫家宅。这是一个我国非常重要的传统习俗,我国是一个
马上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要到了,在清明节这一天扫墓祭祖已经成为了我国流传已久的民族文化。在扫清明节墓这天其实是有着很多讲究的
过完了清明节,又迎来上巳节,而今年的上巳节显然与往年不同。在此之前,共青团中央曾经发出一篇微博,将三月三上巳节定为“中国华服日”
马上就要到端午节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中国有很多已经传承千年的传统节日,但是好像只有端午节是用来纪念人的。说起端午我们都知
小编今天看到有不少的人在问一个有趣的传统文化那就是抓周,说到抓周可能还不知道是什么,其实抓周是一种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古代的时候
川菜文化是中国从古至今,经过很多时间推移一点点沉淀下来精髓,无论是哪一道川菜,其名字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川菜样式非常的多,虽
节日是我们人类历史上每一个文明每一个民族都拥有的独特文化产物,在我国几千年的文化历程中有着非常多的传统节日。随着人类民族文
我国少数民族的怒族文化是中国民族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在很久以前怒族是个母系社会,与汉族的儒教思想相违背,在怒族尊崇的是女
在中国的历史上,每一个民族都是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节日的,我国少数民族仫佬族也不会例外,也是有着许多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都是从很久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马上又要到了,在我国古代曾经有着很多著名诗人在这一天中留下了许多关于清明节的优美诗句。那么小伙伴们对关于清
清明节即将到来,很多人已经抑制不住即将放假的心情了,不过“清明时节雨纷纷”自古以来都是非常灵验的,出了门可别忘记带伞。有的人可
众所周知,我国拥有着上千年的历史,经过了这漫长的积淀,于是一个个具有传统文化意义的节日就出现了。同时我国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所
说起景颇族,估计很多小伙伴们会觉得比较陌生了,这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景颇族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传承下来了许多景颇族拥有自己独
正月初八这一天是有怎样的传统风俗呢?到底是要放生祈福,还是喝腊八粥?其实在古代初八这一天也是十分热闹,有这样一句话叫:“大年初八
天气越来越寒冷了,马上我们也将迎来24节气中的小寒了。在我国农村,每一个节气都饱含了很多老百姓的期盼,老人们往往能通过借助节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