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三国的卫将军这个职位,是由汉文帝当时设立的,这个职位在当时是一个二品品级。对于这个官职,其实在当时很多都非常羡慕啊,毕竟这个职位是和皇帝非常亲近的,而且也都是皇帝的亲信可以任命。那么放到现在的话,这个卫将军是一个什么样的职位呢?下面就喝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三国卫将军是什么官职
西汉时期
卫将军:汉高帝时就有,王恬启、宋昌、张安世等曾任此职,掌南北军。
西汉初在长安城内设置南、北禁卫军﹐南军属卫尉统领﹐北军属中尉统领。南军分别驻扎在未央﹑长乐两宫之内的城垣下﹐负责守卫两宫。长安城除宫城范围以外﹐皆归中尉守护﹐城门及城郊由城门﹑步兵校尉掌管。未央﹑长乐两宫位于长安城南部﹐所以卫尉统率的军队称南军。长安城北部归中尉﹐中尉后改名执金吾﹐中尉 (执金吾) 所部为北军。皇帝为了更好地控制南北军﹐又常派亲信为卫将军加以统率。
东汉时期
东汉的将军也是中央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大将军位在三公上,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位在三公下。前、后、左、右将军,位在九卿下,不常置。东汉中期以后,太后临朝称制,外戚以大将军执政,与太傅三公合称为五府。
以上将军均开府,府属有长史、司马各一人,从事中郎二人,掾属二十九人,令史御属三十一人。将军以本号领军的,各有部曲、校尉。 另有所谓杂号将军,临事设置,事毕即撤。唯度辽将军因南匈奴所部时有内乱,自永平八年(65年)后常设。 汉灵帝设西园八校尉,统率洛阳驻防军队,以宦官主之,这是后世宦官领兵的开端。
2、三国卫将军有哪些人
司马昭
司马昭(211年—265年9月6日),字子上(小说《三国演义》为子尚),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为晋宣帝司马懿与宣穆皇后张春华次子、晋景帝司马师之弟、晋武帝司马炎之父。
正元二年(255年),毌丘俭、文钦等在淮南起兵勤王,司马师率大军东征,司马昭兼任中领军,留镇洛阳。期间,文鸯带兵袭营,司马师惊吓过度,再加上本来眼睛上就有瘤疾,经常流脓,致使眼睛震出眼眶,病重时,司马昭自都城到许昌省问,拜为卫将军。对此,在笔者看来,司马师将弟弟司马昭晋升为卫将军,已经在为权力的交接做准备了。前面已经说过,卫将军执掌都城禁军,地位堪称举足轻重。在司马师看来,自己一旦去世的话,司马昭可以凭借卫将军这一官职,从而迅速掌控曹魏都城洛阳,避免忠于曹魏的势力趁势反扑。
不久之后,司马师去世,魏帝曹髦命司马昭镇守许昌,令尚书傅嘏率六军回京师。司马昭用傅嘏及钟会的计谋,自己率军回京。到洛阳后,司马昭晋位为大将军,加侍中,都督内外诸军、录尚书事,辅助朝政,带剑穿履上殿,司马昭辞让不受。自此,在晋升为大将军后,司马昭成功接替了司马师留下的兵权,也让曹髦夺回权力的计划落空。
甘露五年(260年),曹魏皇帝曹髦被弑杀,司马昭立曹奂为帝。景元四年(263年),司马昭分兵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灭亡蜀汉,受封晋公。次年,进爵晋王。咸熙二年(265年),司马昭病逝,时年五十五岁,葬于崇阳陵。数月后,其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晋朝,追尊司马昭为文帝,庙号太祖。
曹洪
曹洪(?-232年),字子廉,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魏武帝曹操从弟。
陈寿在《三国志》中记载:文帝即位,为卫将军,迁骠骑将军,进封野王侯,益邑千户,并前二千一百户;后徙封都阳侯。
延康元年(220年),曹操去世,曹丕即位时,曹洪担任卫将军。转任骠骑将军,进封野王侯,进邑千户,并前二千一百户。后徙封都阳侯。黄初七年(226年),曹洪家富但性格吝啬,曹丕年轻时曾向他借钱而不获,因此怀恨在心,借曹洪的门客犯法一事,将曹洪打入大牢并要处死。
对此,群臣前去说情,没能奏效。在卞太后和郭皇后的劝说下,曹丕便将曹洪免为庶人,削夺官位、爵号、封邑,这也意味着曹洪失去了卫将军这一官职。公元226年,曹丕驾崩,太子曹叡即位,拜曹洪为后将军,改封乐城侯,食邑千户。太和四年(230年),曹洪复拜骠骑将军。太和六年(232年),曹洪去世,被追谥为恭侯。其子曹馥嗣侯。
姜维
姜维(202年~264年3月3日),字伯约,天水郡冀县(今甘肃省甘谷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天水功曹姜冏之子。
陈寿在《三国志·姜维传》中记载:十年,迁卫将军,与大将军费祎共录尚书事。是岁,汶山平康夷反,维率众讨定之。又出陇西、南安、金城界,与魏大将军郭淮、夏侯霸等战于洮西。胡王治无戴等举部落降,维将还安处之。
延熙十年(247年),姜维迁升为卫将军,与大将军费祎共录尚书事。延熙十九年(256年)春,姜维被迁升为大将军。姜维整顿兵马,与镇西将军胡济两路出兵,约定在上邽会合,但胡济却没有来,导致姜维在段谷被魏将邓艾击败,姜维死伤甚多,百姓因此埋怨姜维,而陇西也躁动不安。姜维于是请求自贬为后将军,行大将军事。
诸葛瞻
诸葛瞻(227年-263年),字思远,琅琊郡阳都县(今山东省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大臣,蜀汉丞相诸葛亮之子。景耀四年(261年),诸葛瞻担任代理都护并任卫将军,与辅国大将军董厥共同执掌尚书台事务,也即执掌了蜀汉的朝政。但当时宦官黄皓弄权,朝中大臣都迁就庇护他,没有人出来纠正这一弊端。作为蜀汉的卫将军,诸葛瞻并没有战场上的历练,这也是他最终败给邓艾的主要原因。
景耀六年/炎兴元年(263年)冬天,魏国征西将军邓艾奇袭阴平(今甘肃文县),自景谷道攻入,诸葛瞻带领尚书张遵(张飞之孙)、尚书郎黄崇(黄权之子)、羽林右部督李球(李恢之侄)督率军队前往抵抗,但是,诸葛瞻到达涪县后盘桓不前。面对这一情况,尚书郎黄崇多次劝他迅速抢占险要地势,不让敌人进入平原,诸葛瞻犹豫不决,没有采纳他的意见,黄崇因为诸葛瞻的失策而痛哭。
不久之后,邓艾长驱直入,蜀军前锋被打败,诸葛瞻退守绵竹,邓艾遣使送信诱降诸葛瞻:“你如果愿意投降,我一定上表封你为琅邪王。”诸葛瞻大怒,斩杀邓艾使者,率军出战。在这场战役中,诸葛瞻兵败被杀。击败诸葛瞻后,邓艾大军成功兵临蜀汉都城成都,从而迫使后主刘禅放弃了抵抗。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蜀汉的两位卫将军,也即姜维和诸葛瞻,都需要为蜀国的灭亡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
要知道,在中国历史上,一般情况下皇帝的女儿都是比较难嫁的,毕竟想要找到一个门当户对的驸马确实是不容易,毕竟这样的驸马必须要有非常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三国历史上,庞统和诸葛亮二人是很好的朋友,当然,在谋略方面两个人也是互相牵制,毕竟他俩可是号称“卧龙凤雏”的
说到三国里面“单刀会”这个故事,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毕竟这个故事当中,讲述的是东吴鲁肃设计了一个赴宴让关羽前来参加,而且希望
说到黄忠,大家应该都知道,在三国当中,对他比较熟悉的也就知道他是五虎上将其中的一个,但是关于其他的话真的是不怎么了解,要说猛将,那自
说到三国历史上的马超,大家肯定都是非常熟悉的了,作为五虎上将之一,他的名气在三国中也是非常响亮的,不仅仅人帅,而且实力很强。唯独就
说到三国中的关羽,大家可是都非常的熟悉了,他被称之为“武圣”也不是说说而已,他在三国中可以说是所向披靡,当然除了吕布之外,毕竟吕布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三国历史上的武将,张飞和许褚都是属于那种非常蛮横的,而且是很凶猛的。但是许褚遇到张飞之后真的是很倒霉,完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三国历史上的谋士,大家知道肯定还是挺多的,毕竟三国里面谋士也都是非常厉害的。比如说诸葛亮,庞统,郭嘉等等。
说到三国里面的名人,大家肯定知道的很多,但是说到这个王平,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是谁,但是唯独这个王平竟然能改变三国历史走向!那么这个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可是非常的受关注,毕竟马谡也是诸葛亮非常器重的一位将领,但是因为失守街亭导致
说到三国时期的蜀汉,作为刘备的天下,谋士还是很多的,毕竟诸葛亮,庞统和法正都是非常著名的。诸葛亮我们就不说了,他太出名了。至于庞统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乐进作为曹操的爱将,同时也是五子良将之一。对于他的实力,可以说是非常的厉害,而且他和关羽之间的对战,可是很精
说到黄忠和许褚两个人,大家肯定都熟悉,在三国演义里面两个人虽然没有交过手,但是对于他们的实力都是非常认可的,所以都很好奇黄忠和许
说到历史上黄忠斩杀夏侯渊这个事情,相信大家应该多多少少有些了解,毕竟这场战役还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曹操来说真的是影响非常大。不过
说到三国历史上的司马懿,大家肯定对他都比较熟悉了,毕竟他在三国里面算是非常厉害的谋士了。但是作为一个厉害的谋士,自然是需要一个
中国的历史非常悠久,我们一般将其称之为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按照常理来说,五千年的时间,有太多的事情能够为人所知,能够被人们拿出来讨论
三国时期的三个国家,相互之间都是有一些明争暗斗的,毕竟从秦始皇统一天下开始,天下间的纷争就只有一个目的,争夺至尊之位,继续统一全国
即便知道历史无法重来,我们也还是会对它做出一些假设,假如某个能够影响当时局势的人没有那么快死去,会不会对将来的走向产生影响?就
说到历史上怎么去评价一个人,其实这个事情也还是有说法的,因为说到历史上怎么去评价一个人的话小编觉得这个就是说正史上怎么去评价
三国时期的姜维与邓艾,是蜀汉与曹魏两方各自的战将,姜维原本虽然是魏国人,但是后来被诸葛亮用离间计,逼得不得不投降蜀国,但是却将他收
“三国迷”,一说起来大家都知道,指的是现在很多爱好三国历史的人,他们对于三国历史了解得非常通透,但也有可能只是刚入门,只是掌握了某
若要说“三姓家奴”,很多人的第一反应一定就是三国时期的吕布,通过《三国演义》的描述,吕布为人善变,对待自己的主子也都不是一心一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