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率军北伐,演义将诸葛亮和司马懿变成了宿敌关系。诸葛亮本有机会再上方谷一把火彻底除掉司马懿,最后却因一场大雨导致计划失败。而司马懿此后不再主动出兵,而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北伐也宣告失败。实际上诸葛亮北伐并没有遇见过司马懿,这段情节只是杜撰出来的。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神出鬼没”,就和北伐有关,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背后的典故故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九十九回,发生在诸葛亮北伐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司马懿和诸葛亮。原文如下:
(司马懿)即提兵急回。军心惶惶乱走。张翼随后掩杀,魏兵大败。张郃、戴陵见势孤,亦望山僻小路而走,蜀兵大胜。背后关兴引兵接应诸路。司马懿大败一阵,奔入寨时,蜀兵已自回去。懿收聚败军,责骂诸将曰:“汝等不知兵法,只凭血气之勇,强欲出战,致有此败。今后切不许妄动,再有不遵,决正军法!”众皆羞惭而退。这一阵,魏军死者极多,遗弃马匹器械无数。
却说孔明收得胜军马入寨,又欲起兵进取。忽报有人自成都来,说张苞身死。孔明闻知,放声大哭,口中吐血,昏绝于地。众人救醒。孔明自此得病卧床不起。诸将无不感激。后人有诗叹曰:“悍勇张苞欲建功,可怜天不助英雄!武侯泪向西风洒,为念无人佐鞠躬。”旬日之后,孔明唤董厥、樊建等入帐分付曰:“吾自觉昏沉,不能理事;不如且回汉中养病,再作良图。汝等切勿走泄:司马懿若知,必来攻击。”遂传号令,教当夜暗暗拔寨,皆回汉中。孔明去了五日,懿方得知,乃长叹曰:“孔明真有神出鬼没之计,吾不能及也!”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诸葛亮发动第三次北伐,攻占武都和阴平两郡。魏明帝曹睿闻讯后,派司马懿前来交战。诸葛亮施展疑兵之计,突然率部后退,司马懿紧紧追赶,结果中计,被诸葛亮杀败。但就在此时,诸葛亮突然得到消息,猛将张苞病重身亡。诸葛亮放声大哭,病情加重,只得撤军,返回汉中养病。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文中提到的“神出鬼没”,意为像神鬼那样出没无常;形容出没无常,不可捉摸,后泛指行动变化迅速。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淮南子》中的“善者之动也;神出而鬼行”。
小说中提到的此次诸葛亮与司马懿之间的较量,并非历史的真实,而是小说作者虚构出来的情节。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载:“七年,亮遣陈式攻武都、阴平。魏雍州刺史郭淮率众欲击式,亮自出至建威,淮退还,遂平二郡。”这也就意味着此次战斗不过是诸葛亮与曹魏雍州刺史郭淮之间的较量,与司马懿并无关系。按照《晋书·宣帝纪》的记载,此时的司马懿尚在荆州地区与孙权对峙,又怎么会突然出现在西北战场呢?
至于小说中提到的病重身亡的张苞,在历史上的确存在,而且也是蜀汉名将张飞之子。不过,他在历史上的事迹与小说的描述大相径庭。据《三国志·张苞传》载:“长子苞,早夭。”所谓的“夭”,指的是不到十八岁。这也就意味着张苞尚未成年并已经去世,从来也没有上过战场。小说中出现的所有有关张苞的事迹都是作者虚构出来的情节。
张飞有几个儿子,这一点在《三国演义》第八十一回中介绍。该回提到:“时有张飞部将吴班,向自荆州来见先主,先主用为牙门将,使佐张飞守阆中。当下吴班先发表章,奏知天子;然后令长子张苞具棺椁盛贮,令弟张绍守阆中,”这个描述符合历史的真实。《三国志·张苞传》载:“长子苞,早夭。次子绍嗣,官至侍中、尚书仆射。”不过,张飞的这个儿子并不像父亲张飞一样与曹魏势同水火。据《三国志·后主传》载,伐蜀之战末期,位高权重的张绍曾经前往邓艾军营投降,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投降派。刘禅被迁往洛阳时,张绍随行,后来被司马昭封为列侯。
说到这个项羽大家也了解江东霸主,有关他的一些事情也特别多,也是英雄一样的人物,项羽这么厉害实际上也不是他一个人这么厉害,也是有很
说到古代的一些成语,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很多成语都是通过一些人物和事情来变换而来的。比如说这个“房谋杜断”,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
说到鸿雁传书,大家应给都知道,作为一个成语,又名是飞鸽传书,就是指的用鸿雁来指代书信。很多现在的成语都是通过历史故事来传递故事的
说到这个柳下惠坐怀不乱的故事,大家肯定都非常熟悉吧,对于这个柳下惠,他是周朝时期的鲁国人,很多人提到这个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关于他
说到衔环结草这个成语,可能很多人并没有听过,毕竟这个成语也是蕴含了两个故事,而且这两个故事都是关于感恩的。“衔环结草”这个成语
最近不少人也都在说这个尾生抱柱的事情,很多人也不知道这个尾生抱柱的意思和典故,其实这个典故非常的有意思,简直能把人给看傻了,那么
“班姬团扇”的典故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这是专门来形容失宠遭到冷落的人,同时也比喻一种凄凉哀怨的情感。班姬团扇的主人公就是一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班姬团扇的典故是什么,还有这个班姬团扇的历史故事是什么,还有班姬团扇的出处,这些问题也都还是值得我们去学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古代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的成语,都是通过一些历史故事延伸出来的。那么关于这个“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大家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这个“徐娘半老”的成语,很多人其实只是知道年纪稍微大一点的女性。其实后面还有一句,那就是“风韵犹存”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瓦岗一炉香的典故是什么,还有这个瓦岗一炉香的典故是什么,其实也还是比较好理解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简单的分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尤唱洞庭花”的典故出处非常的感兴趣,想知道“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尤唱洞庭花”是用的哪个
喜欢吃饺子的人很多,但了解饺子起源的朋友就不多了。饺子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一般被认为起源于东汉年间,是由“医圣”张仲景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爱知道,关于历史典故的一些成语真的是很多,而且每个成语基本上都代表了一个主人公,那么关于“燕然勒功”指的是历史
说到伯夷叔齐这两个人,他们俩是商末时期一个贵族世家的两个亲兄弟。不得不说,这两个人可是非常受尊重的。而且关于他们两的典故被史
说到历史上的的一些富豪,相信大家应该都多多少少的了解一些,毕竟不管从古到今,只要是富豪,那么精彩事迹肯定是少不了的。比如说这个石
说到这个成语,大家肯定都是非常的熟悉,毕竟在网上很多这种成语故事都是通过历史上来拓展的,而且又的还是通过历史来完成成语创造。那
一诺千金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讲信用,诚信是我们非常重要的品质,所以一诺千金的分量是很重的。那你了解这个成语背后的典故故事吗?如
说到成语故事,在历史上其实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的成语,而且大部分的意思都是通过历史上的一些典故传出来的。比如说这个噤若寒蝉,其实这
说到这个杯酒释兵权的故事也还是比较给力的,很多人也都说这个典故,那么这个典故到底是什么内容呢?下面给大家简单的带来相关的内容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饺子的事情,关于饺子的故事太多太多了,今天就说一个北方比较常见的一个习俗,那就是进门饺子然后出门面这个说
说到这个“二桃杀三士”,本来是古代的一个历史故事,不过后来变成了成语“二桃三士”。其实还是又很多关于这样的成语历史故事。但是
说到三国里面的郭嘉和诸葛亮,这两个人真的是有点英雄惜英雄的感觉,郭嘉在曹操手下当谋士的时候,诸葛亮是处于隐士的状态。那么关于这
相信大家对于这个“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都非常熟悉吧?毕竟在以前也是经常能够用到的,但是关于这个成语的具体意思并不是很了解,而且
说到一些成语的故事,大家应该都非常清楚,毕竟在历史上,很多成语的故事典故都是从一些历史上流传开来。那么关于成语“羊车望幸”,是什
历史上的曹操那可真的是有仇必报,如果惹到曹操,或者有什么事情迁怒到了他,那么这个人肯定是要被自己给赐死的。但是在历史上,有这样一
说到成语高山流水,想必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这个成语主要也是用于中国的十大古曲之一。而且这个词语也是让人有一种非常清晰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