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之战马超战败以后,他本想割地求和,但曹操并没有同意。此后马超进攻陇上又失败,只能投靠张鲁缓解局势。其实马超的能耐远在曹操预计之上,他战败以后依然是在凉州打算东山再起,只可惜马超年轻时做事过于偏激,导致最后没人敢容他。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死得其所”,就和当时的马超有关,所幸后来得到刘备的收留。下面就为大家讲讲背后的典故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六十四回,发生在马超作乱凉州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马超、杨阜和姜叙。原文如下:
韦康大开城门,投拜马超。超大怒曰:“汝今事急请降,非真心也!”将韦康四十余口尽斩之,不留一人。有人言杨阜劝韦康休降,可斩之,超曰:“此人守义,不可斩也。”复用杨阜为参军。阜荐梁宽、赵衢二人,超尽用为军官。杨阜告马超曰:阜妻死于临洮,乞告两个月假,归葬其妻便回。马超从之。杨阜过历城,来见抚彝将军姜叙。叙与阜是姑表兄弟:叙之母是阜之姑,时年已八十二。
当日,杨阜入姜叙内宅,拜见其姑……叙母闻言,唤姜叙入,责之曰:“韦使君遇害,亦尔之罪也。”又谓阜曰:“汝既降人,且食其禄,何故又兴心讨之?”阜曰:“吾从贼者,欲留残生,与主报冤也。”叙曰:“马超英勇,急难图之。”阜曰:“有勇无谋,易图也。吾已暗约下梁宽、赵衢。兄若肯兴兵,二人必为内应。”叙母曰:“汝不早图,更待何时,谁不有死,死于忠义,死得其所也。勿以我为念。汝若不听义山之言,吾当先死,以绝汝念。”叙乃与统兵校尉尹奉、赵昂商议。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关中之战结束后,马超死灰复燃,在继续在凉州作乱。凉州刺史韦康不顾参军杨阜的劝阻,开城投降,却被马超诛灭三族。马超见杨阜忠义,继续将其担任参军一职。杨阜利用这个机会,告假回家,在历城与姑母见面,力劝姑表兄弟姜叙与自己一起起兵对抗马超。姜叙对杨阜的提议犹豫不决,其母则坚决支持杨阜的决定,鼓励儿子与杨阜一起共同抗击马超。最终,姜叙与杨阜、赵昂等人一起向马超发动进攻,并将马超赶出了凉州。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文中提到的“死得其所”,意为死得有价值,有意义。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魏书•张普惠传》中的“人生有死,死得其所,夫复何恨”。
小说中描述的马超在关中之战后继续作乱凉州的故事情节,是真实的历史事件。据《三国志•马超传》再:“(马)超果率诸戎以击陇上郡县,陇上郡县皆应之,杀凉州刺史韦康,据冀城,有其众。超自称征西将军,领并州牧,督凉州军事。”
《三国志•杨阜传》亦称:“超率诸戎渠帅以击陇上郡县,陇上郡县皆应之,惟冀城奉州郡以固守。超尽兼陇右之众,而张鲁又遣大将杨昂以助之,凡万余人,攻城。阜率国士大夫及宗族子弟胜兵者千余人,使从弟岳於城上作偃月营,与超接战,自正月至八月拒守而救兵不至……刺史、太守卒遣人请和,开城门迎超。超入,拘岳于冀,使杨昂杀刺史、太守。”
从以上两段记载可以看出,马超之所以能死灰复燃并占据凉州州治冀城,除了盘踞西北多年根基雄厚之外,镇守长安的夏侯渊没有及时增援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事实上,在马超作乱期间,夏侯渊一直按兵不动,无所作为,这才导致了马超的重新崛起。
不过,尽管没有了夏侯渊的支援,但马超却在不到一年时间里被赶出了西北。这又是为什么呢?说起来原因也非常简单,一个年过八十的老奶奶促成了凉州两大地方势力的联合,并因此扭转了西北局势,最终将马超赶出了西北。这个人便是姜叙的母亲。
据《三国志•杨阜传》载,凉州参军目睹此时韦康被马超杀害后,暗中发誓要为韦康报仇。于是,他借口办理妻子丧失离开马超来到历城,与妻兄姜叙见面。此时的姜叙不仅官拜抚夷将军一职,手握重兵,且在西北地区有着很高的威望。杨阜见到姜叙后,将马超杀害韦康之事一一告知,力劝姜叙起兵对抗马超。对此,姜叙犹豫不决,但其母的一番表态却改变了姜叙的态度。
据《三国志•杨阜传》注引《列女传》载,姜母说道:“咄!伯奕,韦使君遇难,岂一州之耻,亦汝之负,岂独义山哉?汝无顾我,事淹变生。人谁不死?死国,忠义之大者。但当速发,我自为汝当之,不以余年累汝也。”在说服儿子姜叙起兵之后,姜母又“,分人使语乡里尹奉、赵昂及安定梁宽等,令叙先举兵叛超”,至此,西北地区地方势力齐心协力,向马超发动进攻。不过,就在战事开始不久,历城被马超攻占,姜叙之母被俘。面对穷凶极恶的马超,姜叙之母临危不惧,大骂马超,最终被马超所杀。此举更激起了西北各地方势力的愤怒。没过几个月,马超便被赶出了西北。
说到这个项羽大家也了解江东霸主,有关他的一些事情也特别多,也是英雄一样的人物,项羽这么厉害实际上也不是他一个人这么厉害,也是有很
说到古代的一些成语,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很多成语都是通过一些人物和事情来变换而来的。比如说这个“房谋杜断”,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
说到鸿雁传书,大家应给都知道,作为一个成语,又名是飞鸽传书,就是指的用鸿雁来指代书信。很多现在的成语都是通过历史故事来传递故事的
说到这个柳下惠坐怀不乱的故事,大家肯定都非常熟悉吧,对于这个柳下惠,他是周朝时期的鲁国人,很多人提到这个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关于他
说到衔环结草这个成语,可能很多人并没有听过,毕竟这个成语也是蕴含了两个故事,而且这两个故事都是关于感恩的。“衔环结草”这个成语
最近不少人也都在说这个尾生抱柱的事情,很多人也不知道这个尾生抱柱的意思和典故,其实这个典故非常的有意思,简直能把人给看傻了,那么
“班姬团扇”的典故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这是专门来形容失宠遭到冷落的人,同时也比喻一种凄凉哀怨的情感。班姬团扇的主人公就是一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班姬团扇的典故是什么,还有这个班姬团扇的历史故事是什么,还有班姬团扇的出处,这些问题也都还是值得我们去学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古代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的成语,都是通过一些历史故事延伸出来的。那么关于这个“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大家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这个“徐娘半老”的成语,很多人其实只是知道年纪稍微大一点的女性。其实后面还有一句,那就是“风韵犹存”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瓦岗一炉香的典故是什么,还有这个瓦岗一炉香的典故是什么,其实也还是比较好理解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简单的分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尤唱洞庭花”的典故出处非常的感兴趣,想知道“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尤唱洞庭花”是用的哪个
喜欢吃饺子的人很多,但了解饺子起源的朋友就不多了。饺子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一般被认为起源于东汉年间,是由“医圣”张仲景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爱知道,关于历史典故的一些成语真的是很多,而且每个成语基本上都代表了一个主人公,那么关于“燕然勒功”指的是历史
说到伯夷叔齐这两个人,他们俩是商末时期一个贵族世家的两个亲兄弟。不得不说,这两个人可是非常受尊重的。而且关于他们两的典故被史
说到历史上的的一些富豪,相信大家应该都多多少少的了解一些,毕竟不管从古到今,只要是富豪,那么精彩事迹肯定是少不了的。比如说这个石
说到这个成语,大家肯定都是非常的熟悉,毕竟在网上很多这种成语故事都是通过历史上来拓展的,而且又的还是通过历史来完成成语创造。那
一诺千金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讲信用,诚信是我们非常重要的品质,所以一诺千金的分量是很重的。那你了解这个成语背后的典故故事吗?如
说到成语故事,在历史上其实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的成语,而且大部分的意思都是通过历史上的一些典故传出来的。比如说这个噤若寒蝉,其实这
说到这个杯酒释兵权的故事也还是比较给力的,很多人也都说这个典故,那么这个典故到底是什么内容呢?下面给大家简单的带来相关的内容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饺子的事情,关于饺子的故事太多太多了,今天就说一个北方比较常见的一个习俗,那就是进门饺子然后出门面这个说
说到这个“二桃杀三士”,本来是古代的一个历史故事,不过后来变成了成语“二桃三士”。其实还是又很多关于这样的成语历史故事。但是
说到三国里面的郭嘉和诸葛亮,这两个人真的是有点英雄惜英雄的感觉,郭嘉在曹操手下当谋士的时候,诸葛亮是处于隐士的状态。那么关于这
相信大家对于这个“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都非常熟悉吧?毕竟在以前也是经常能够用到的,但是关于这个成语的具体意思并不是很了解,而且
说到一些成语的故事,大家应该都非常清楚,毕竟在历史上,很多成语的故事典故都是从一些历史上流传开来。那么关于成语“羊车望幸”,是什
历史上的曹操那可真的是有仇必报,如果惹到曹操,或者有什么事情迁怒到了他,那么这个人肯定是要被自己给赐死的。但是在历史上,有这样一
说到成语高山流水,想必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这个成语主要也是用于中国的十大古曲之一。而且这个词语也是让人有一种非常清晰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