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首页 > 资讯 > 文化大全

雅量高致什么意思?雅量高致典故介绍

时间:2021-02-26 13:20:40 栏目:文化大全

赤壁之战前夕,蒋干受曹操之命前来劝降周瑜,结果蒋干两次过江东,两次掉入了周瑜设下的陷阱,也为此后曹操战败埋下关键伏笔。当然,在演义中的这段故事完全是夸大了周瑜,贬低了蒋干,以蒋干的才智不一定就在周瑜之下。而且蒋干只是充当说客,一旦明白周瑜心意只要向曹操如实禀报即可,他并没有义务去帮助曹操打赢这场仗。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雅量高致”,就和蒋干有关,一起来看看其中的典故故事吧。

雅量高致什么意思?雅量高致典故介绍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周瑜传》注引《江表传》,时间是在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至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7年)之间,主人公为周瑜。原文如下:

初曹公闻瑜年少有美才,谓可游说动也,乃密下扬州,遣九江蒋干往见瑜。干有仪容,以才辩见称,独步江、淮之间,莫与为对。乃布衣葛巾,自托私行诣瑜。瑜出迎之,立谓干曰:“子翼良苦,远涉江湖为曹氏作说客邪?”干曰:“吾与足下州里,中间别隔,遥闻芳烈,故来叙阔,并观雅规,而云说客,无乃逆诈乎?”瑜曰:“吾虽不及夔、旷,闻弦赏音,足知雅曲也。”因延干入,为设酒食。毕,遣之曰:“适吾有密事,且出就馆,事了,别自相请。”

雅量高致什么意思?雅量高致典故介绍

后三日,瑜请干与周观营中,行视仓库军资器仗讫,还宴饮,示之侍者服饰珍玩之物,因谓干曰:“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行计从,祸福共之,假使苏张更生,郦叟复出,犹抚其背而折其辞,岂足下幼生所能移乎?”干但笑,终无所言。干还,称瑜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闲。中州之士,亦以此多之。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当初,曹操听说周瑜虽然年轻但有才气,认为可以说服他来投奔自己,于是秘密下令给扬州官吏,派九江人蒋干去劝说周瑜。蒋干仪表堂堂,以能言善辩著称,在江淮一带没有对手。他身穿布衣,头戴葛巾,以个人名义去见周瑜。周瑜出门迎接蒋干,对他说:“子翼辛苦了,长途跋涉而来是为曹操当说客的吧?”蒋干回答:“我与足下是同乡,多年不见。近来听说了足下的丰功伟绩,所以特来叙旧,怎么能说我是做说客的呢?你也太多疑了。”

雅量高致什么意思?雅量高致典故介绍

周瑜说:“我虽比不上夔和师旷,但也能听出你的弦外之音。”之后便请蒋干进入自己的府第,设酒宴款待他。酒宴结束后,周瑜对蒋干说:“我最近有事情要处理,就请你先住在驿馆。等我的事情办完了,再与你相聚。”

三天后,周瑜请蒋干来到军营参观。看完了仓库、军用物资、器械、仪仗后,周瑜又带着蒋干回到自己的府第,继续款待他。在酒席宴间,周瑜又给蒋干看了孙权赏赐给自己的侍从、服饰以及其他玩赏之物,随后对蒋干说:“大丈夫活在世上,得遇到知己的君主,对外虽是君臣的名分,对内却有骨肉的深情。他对我言听计从,祸福于工,即使是苏秦、张仪复生,我也会拍着他们的后背而斥责他们的言辞,更何况足下远不如他们,又怎能动摇我的心志呢?”

雅量高致什么意思?雅量高致典故介绍

蒋干只是微笑,始终无话可说。等蒋干回到扬州后,称赞周瑜有宽宏的度量及高尚的品格,不是能用言辞所离间的。中原士人也大都如此推崇和赞美周瑜。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蒋干对周瑜的评价,叫做“雅量高致”,意为气度宽宏,情致高雅。这也是《三国志》作者陈寿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周瑜在汉末三国这段短暂的历史中是个非常响亮的名字。在他三十三岁的那一年,便率领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击败了强大的曹操,为三足鼎立奠定基础,可谓一代战神。除了在军事上的杰出成就外,周瑜还以其与众不同的性格获得普遍赞誉。这则成语故事中所提到的“雅量高致”便是其性格的一个主要特征。只可惜周瑜在三十五岁时英年早逝,否则的话,汉末这段历史还真不知道会出现怎样的变化。不过,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只要周瑜还活着,刘备和诸葛亮的日子一定不会好过。

关键词 :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